“萬勝!”
“……”
劉易縱馬在陣前飛掠而過,所過之處,歡呼聲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
在巡視完玉門關駐防軍之後,劉易的禦駕進入了關城內。
第二日,禦駕行營發出聖旨,召玉門關附近各大小部族首領覲見。
傳遞聖旨的快馬四出,向玉門關附近各部落傳遞聖旨。
各個接到聖旨的大小部落首領紛紛向玉門關集結。
……
玉門關往北的大草原上,春天的草原是草原最美麗的時候。
牛羊從冬季的寒冷中熬了過來,在廣袤的草原上啃食著新鮮發出嫩芽的草葉。
望著遠處在草地上悠閒吃草的羊群,奧沙切爾騎著馬背上,享受著遠處徐徐吹來的春風。
春風帶著絲絲縷縷的水汽,還有清甜的草香,拂麵而來的感覺,讓奧沙切爾感到非常的舒服。
小冰河氣候下,草原上其實比關內還難熬。
好不容易熬到了開春,部落的牛羊損失不大,奧沙切爾這才送了一口氣。
作為部落的首領,部落中幾百戶牧民的領袖,奧沙切爾在享受權力的同時,也要擔負責任。
治下的牧民如果在冬天損失太過慘重的話,他是要被大漢官府治罪的。
大漢官府在草原上推行改遊牧為定牧,推廣青儲草料,該蒙古包為磚石屋舍,以部落為基礎單位修建村落定居……
各種手段下來,草原上的牧民麵對天災的抵抗力要超過以前很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草原上的部落在內附之後,對大漢的各種政策才沒有感到不滿。
即使是大漢派出的基層官員侵奪了部落頭人的權力,蒙古人也是捏著鼻子認下來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遊牧民族既然已經定居了下來,還修建了村莊定居點。
改遊牧為定牧,那他們在麵對武德充沛的漢軍時,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抵抗之力的。
以往的中原王朝強盛時期,草原遊牧民族之所以難搞,並非他們的武力有多強。
畢竟在中原王朝最強盛的曆史階段,看全世界都是渣渣!
雙方真要是擺開陣勢開片,遊牧民族不可能頂得住。
但是,遊牧民族一但撒丫子跑起來,中原王朝也沒有辦法,畢竟草原是遊牧民族的主場,對方還都是騎兵,壓根追不上。
但現在不同了,遊牧民族開始改遊牧為定牧,還在大漢的支援下,修建了村莊,定居了下來。
如此一來。遊牧民族也就基本上沒什麼威脅了!
麵對強勢的大漢,誰還敢抵抗?或者說,即使抵抗了,又怎麼可能真的抵抗得了?
不過,為了照顧草原上的蒙古人的情緒,大漢再向部落派出基層官員時。
卻並非直接派遣漢官進入部落,而是在部落中選舉威望隆重的牧民。
然後再讓牧民前往關內或者草原上的大城市接受思想教育,漢化教育,以及基層官員履職教育等。
然後再將人派回部落中,擔任部落的基層官員。
勉強算是一種自治!
這些官員的升遷提拔,全部控製在大漢手中,這些官員會是什麼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漢靠這樣的手段,迅速消化著草原,要把草原變成一片漢土。
奧沙切爾就是這樣的一名大漢派遣在部落中的基層官員。
他是蒙古人,傳統的貴族出身,隻不過由於家道中落,他和普通牧民的差距也隻是他認識字,普通牧民不認識。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