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分封之事,吵吵鬨鬨了好幾年,一直都沒有真的落實下來。
現在隨著鄭老王爺退下來,皇帝用事實表明他說話算是,要用分封來酬功勳貴。
更加表明了皇帝不會做那等卸磨殺驢,打殺勳貴功臣的事情。
對坊間百姓來說,皇帝要分封海外是關鍵,但對滿朝文武勳貴來說,第二點才是關鍵。
雖然這些年下來,皇帝對勳貴一直信重有加,絲毫沒有要學著朱元璋殺功臣的意思。
但勳貴們心中照樣發虛!
可現在鄭芝龍分封海外的事情一出來,所有人便都能夠放心了。
要說全天下最礙眼的勳貴,那必然是鄭芝龍無疑了。
大漢的郡王,當了一任首輔,擔任了十年的海軍部部長,整個海軍部大半人員都和鄭家關係匪淺,家中還有一女在皇帝宮中,還是大漢首富。
這要不是皇帝是開國帝王,威望隆重,天下之事可一言而決。
鄭芝龍活脫脫的就是活曹操在世啊!
哪個帝王能看得慣他?
可現在,鄭芝龍即將卸任首輔和海軍部部長,皇帝卻是選擇將其分封於海外。
來避免鄭芝龍有可能乾預到朝政,這對鄭芝龍來說是明顯的保護。
更彆說還有封國之賞!
可見皇帝是沒有卸磨殺驢之心的。
既然皇帝對最礙眼的鄭芝龍都能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擔心了。
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遼東分省設界的事情終於敲定了下來。
偌大的遼東不再隻是一個遼東都司,而是被分為了三省,分彆治理。
這件事情自從劉易巡視遼東提上日程,直到現在才算是徹底敲定了下來,期間內閣沒少因為此事而扯皮。
遼東都司被分設三省,分彆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大致就是按照後世東三省的劃分分下來的!
分設省界的事情完成,一下便為大漢增加不少的官員空缺。
並且也擴大了百姓們移民遼東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兩得。
……
榆林!
在過去,榆林是邊牆,是中原麵對草原時的第一線。
整座榆林城其實就是一座大軍堡,城牆高聳堅固,炮台角樓等建築一應俱全。
是長城沿線的重要結點之一!
但現在的榆林城,卻是一處重要性不亞於張家口的貿易集散地。
隨著整個漠南蒙古諸部被大漢征服,整個漠南大漢的邊防便被推到了漠北一線。
整個漠南都變成了內地!
榆林在此之前能成為重要的軍事重鎮,其地理位置正好進出關必走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在失去了軍事價值之後,其商業價值便顯現了出來!
大量的走關外的商人雲集榆林,將榆林變成了一座相當繁華的城市!
蔡坤望著遠處的關牆,對著自己身後的夥計招呼一聲道。
“兄弟們都麻溜點,等到了榆林城,老爺我請大家出去花耍花耍!”
蔡坤是一位商人,山西人,晉商。
隻不過是在大漢鼎立之後他才發的家,在此之前他隻是一個流民。
這些年的積攢家資下來,讓他的家底頗豐。
這次他帶人走榆林去草原,不光是單純的行商,而是準備親自去一趟草原探一探當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