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敗露的真容;匿蹤的韋堅
上輩子
長安。
程元振通過密報,早已經得知劍南亂作一團,但他心中卻並無一絲驚慌,反而有種坐山觀虎鬥的暢快感。
他認為三方互耗,不管誰最後覆滅,都能減少對長安的威脅。並私自將這些消息全部壓下,根本不讓代宗知道。
隨後從關內和隴右又傳來戰報,說吐蕃發兵入侵,程元振依然不為所動,心想若是借吐蕃之手打掉靈州,李非便成了喪家之犬,鷸蚌相爭,肯定最後漁翁得利。
此時政事堂幾乎已經成了擺設,每日早朝之後,韋堅和六部尚書都隻是在政事堂坐一下,聽完內侍省的吩咐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幾乎沒有任何政令商討,程元振偶爾蒞臨,也都是對著眾人趾高氣揚、毫無由頭的一番訓斥。
除了屈海,其他各位尚書心中都覺得極為憋屈,都曾私下詢問韋堅的態度,無奈韋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甚至說如此落得個清閒,不用日日為政事煩憂,豈不正好。一來二去,朝中大臣便一個個明哲保身,朝局一片死氣沉沉。
而程元振看到此景,心中卻洋洋得意,更是目中無人。
李非想要離開陳倉,麵臨的最大一道障礙,便是大散關。此外,即便順利通過大散關,便進入京畿道的轄區,在天子腳下,一萬人馬想要完全隱匿行蹤幾乎不可能,為防再生事端,在和裴高遠商議之後,決定改換旗幟,本身火器營的戰甲已經全部換成唐製,可以借此掩人耳目,大搖大擺通過關中。
因為手中沒有通關所用的符節,李非和裴高遠心中並沒有底氣,但時不我待,也隻能硬著頭皮闖關,在提前想好了各種應對之法後,火器營便打著袁闊海的旗幟一路前行,直至關隘城下。
關隘守將吳豐見城下突然出現一支唐軍要求入關,有些摸不著頭腦,便在城頭之上問道:
“城下何人!”
“益州袁闊海屬下,要去長安麵見聖上,稟報劍南異動!”裴高遠策馬上前兩步答道。
“可持有聖諭或是符節?”吳豐問道。
“事態緊急,劍南已經發兵二十萬經米倉道劍指長安,若是在此耽擱,將軍可曾想過後果!?”
吳豐根本不信,隨即答道:
“那你們可在關外紮營,我這就派人前去長安奏請。”
“將軍,此時再去長安稟報已是來不及了,劍南大軍已經過了巴峪關,我等是擔心朝廷安危,拚了性命奪路陳倉才趕到此處,你看我們這些人一路風餐露宿,一臉的疲態,將軍若是耽誤了正事,恐怕長安危矣!”
“可袁將軍是被聖上貶到了蜀地,沒有聖令,誰敢放你!?”
裴高遠聽到這話,眼珠一轉,立即回答道:
“正是如此,袁將軍乃是聖上派往劍南的密使,就是生怕劍南生變,將軍若還是不信,我們自可離去,但延誤軍機之責,怕將軍擔不起!最多五日,米倉道必起刀兵,若是放我們入關,到時我在聖上麵前會為將軍請功!”
吳豐還是有些將信將疑,想了想說道:
“那我就放你們一人入關,給他配一匹快馬前去長安,你們這一萬人馬就暫留城外,我也是職責在身,若是就這麼放你們過去,有瀆職之嫌,還望見諒!”
裴高遠已經有些急了,此時李非在他身後低聲說道:
“告訴他,我們不入關了,原路返回。”
儘管裴高遠不知道李非的用意,但心裡清楚一定有他的原因,便直接衝吳豐吼道:
“媽的,老子不入關了,我這就帶著弟兄們原路返回,告辭!”
說完,大手一揮,就要率兵離去。哪知剛一轉頭,就聽身後吳豐高聲喊道:
“且慢!我派人跟隨你們一同前去長安,如何!?”
裴高遠一聽,心花怒放,轉身回道:
“不管如何,隻要能將消息快速傳到長安便可,其他將軍隨便。”
吳豐這才終於點頭,關隘城門緩緩打開,一萬人馬序貫而入。
很快,吳豐挑了一名副將,帶著二十名守軍混編入隊,誰知此時,那名副將發現,裴高遠的這路人馬所用兵器皆是用麻布包裹,長約等身,斜挎在身後,便有些奇怪,隨口向吳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