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各方的算盤;玄妙的世界
上輩子
裴高遠心中一緊,但旋即料定吳豐沒有見過火槍的真容,便坦然解釋道:
“隻是鈍器而已,並非什麼火器。”
吳豐又不傻,那股刺鼻的煙硝味已經讓他篤定了自己的判斷,看裴高遠又不承認,直接大聲說道:
“你們是靈州火器營!你就是那個逆賊裴高遠!”
吳豐話音一落,就聽一陣蒼啷啷的金鳴之聲,關內守軍將士紛紛刀劍出鞘,城頭之上的弓手也立即引弓搭箭,蓄勢待發,氣氛陡然緊張。
“吳將軍,你既然已經知道我們手持火器,那便最好放我們過去。”
劍拔弩張之下,李非這才從一旁調轉馬頭,走到隊前,對吳豐說道。
“你就是李非!?”
吳豐見來人身材瘦削,不似行伍出身,便試探著問道。
“我就是李非,你恐怕也曾聽聞火器營的威力幾何,勿言我們人馬已在關內,就是在關外,我若是想過大散關,你也攔不住。難道你真的想你我之間就此刀兵相見嗎?”
這一下,問住了吳豐,他當然聽過火器營的輝煌戰績,心中根本沒有什麼把握,再加上李非通神的威名,氣勢上頓時弱了幾分。
看吳豐沒有回答,李非接著說道:
“因吐蕃大軍壓境,我們會儘快過關中轉道隴右,進入關內阻截,時間極為緊迫。我們都是唐軍,沒必要自相殘殺,我李非既然通神,自然通達天意,所謂李非謀逆之論,皆是奸佞小人背後挑撥是非,我李非一心隻為大唐。請吳將軍放心,隻要你不承認,我火器營便未曾來過此處,你看如何?”
李非的盛名早已傳揚四海,特彆是在軍中更是威名赫赫,李非突然現身,猶如真神降世,強大的氣場之下,吳豐竟然不敢直視。聽到有台階可下,吳豐連忙拱手說道:
“那你我一言為定,此後莫要提及大散關,不然吳某不好交代。”
“我李非從不虛言。”
吳豐聽完,點了點頭,然後緩緩將身轉了過去,背對李非而立。
火器營兵不血刃離開大散關,一路向西北疾馳,繞過隴州再一路北上,連行三個晝夜,終於抵達原州附近,離靈州也隻剩下五百裡距離,火器營將士均已是疲累到了極點,為防止此後中途生變,火器營再次安營紮寨,暫做休整。同時向蘭州方向派出哨探,打聽吐蕃軍的動向。
經過一個晝夜的等待,終於等來消息,吐蕃大軍在三天前已經攻下蘭州,在將蘭州劫掠一空後,在一天前剛剛向靈州方向進發。
裴高遠一聽,頓時坐立不安。不過李非勸慰道:
“吐蕃軍力十萬,但他們此前用大量戰馬換取火槍,此次必然會以步兵為主,大軍團的行進速度一天最多也不過百裡,不必為此驚慌,隻要中途不再生變,時間上應該來得及。”
蜀州。
在得到李非要奪取益州的消息之後,玄宗便依從陳玄禮的計劃,除了留下圍困霸州的兩萬人馬,其餘兵力全部撤回了益州,可一直等了幾天,始終沒有見到火器營的蹤跡,玄宗便問高力士道:
“看來,高將軍所言非需,李非到底還是借道了陳倉逃了。”
一旁的陳玄禮接著說道:
“既然李非已經不在劍南,那我們這些兵力也應準備離開蜀地,我們若是想回到長安,還要先聚兵於閬中,而後走米倉道先行抵達漢中,這樣,便可利用吐蕃、李非吸引唐軍主力之際,率兵直抵長安。”
“老奴也是這個意思,李非隻要能回到關內,必然和吐蕃又是一番糾纏,程元振此人好大喜功,又專橫跋扈,肯定會在這個節點對關內用兵,那便是我們出蜀的最佳時機。”高力士一旁附和道。
玄宗見二人達成一致,也就不再猶豫,直接下旨,大軍從益州開拔,前往漢中。
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