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下山之我有七個師姐!
“什麼?”
江重樓大吃一驚,“您是說我現在生活的地球世界,就是個元宇宙空間,而我本來的身體,在這天外神界裡的一個盒子裡?”
“怎麼?這不可能嗎?”墨子淡淡地說道。
“這當然可能”
江重樓皺起了眉頭。
墨香劍冷用地球科技都能創建一個雛形元宇宙,依照天外真神的科技和神力,創造一個地球元宇宙,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過,江重樓還是無法接受這個匪夷所思的說法,便問道“前輩,那我們的地球世界真的就是一個元宇宙嗎?”
“當然不是了,我隻是打個比方”
墨子歎道“我就是要讓你明白,元宇宙和你所謂的真實世界是一樣的,它也是個物理宇宙,是真實存在的。”
“好吧,雖然我還是不太理解這裡麵的道理,可我相信,元宇宙就是真實的物理空間!”
江重樓歎道。
墨香劍冷以前說元宇宙是真實存在的物理世界,江重樓可以半信半疑,可現在墨子說了,江重樓自然就深信不疑。
“你以後有什麼疑難,可以進入墨香元宇宙,利用扶乩的方式,和我聯係。”墨子說道。
“扶乩?”
江重樓愕然。
師父精通國學,曾經給他詳細地講過扶乩的事情。
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術的一種,又名扶箕,扶鸞,迎紫姑
扶乩的時候,由“乩人”扶著一根丁字形的木架做成的“乩筆”,請了神靈,說出所求,乩筆就會在沙盤上寫出字來,便是神明的啟示
這些啟示,或與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與人治病的處方
扶乩最早來源於南北朝期間出現的”請紫姑“風俗。
相傳,紫姑原是富戶人家的小妾,正妻嫉妒她,讓他在廁所裡乾最臟最累的活,後來還把她殺死在廁所裡,上天垂憐紫姑,便封她為“廁神”
於是,每逢正月十五,閨中女子就拿出一個淘米的筲箕,用衣服布條裝飾一番,到廁邊去迎紫姑
迎到房間裡,再在筲箕上插上一支簪子,由兩個女子扶著,其他女子跪地上祈禱一些問題,筲箕上的簪子就會在沙盤上寫一些字來作答
陸遊曾經在《箕卜》詩裡描述說“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相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評,對不順臾,豈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娛。”
迎紫姑本來是閨中女子的一種近乎娛樂的祭祀活動,後來慢慢地就演變成了文人士子的一種高雅活動。
尤其一些考科舉的書生,在科舉考試前,都要扶乩請神,預測自己的科考前途,甚至就預先問科舉的題目內容
他們請來的神仙也是五花八門,太上老君,關帝聖君,呂洞賓
有次,某趕考舉子扶乩請神,求問這次的考題是什麼,神明在乩盤上寫道不知。
舉子再三求問,神明又寫不知不知又不知
等舉子上了考場,發現這次的科舉題目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才發現神明其實已經說出了題目,隻是自己沒有參悟
還有一個舉子,也扶乩求科舉題目,神明在乩盤上寫了“不可語”三個字。
舉子再三求問,神明又寫了一個“署”字。
等到了考場,舉子發現題目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