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不可語不如好之”,而且題目裡有四個“者”,真是“署”字。
還有個舉子扶乩求問自己登科的時間,神明寫“萬年”
舉子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登科中第,可沒想到,皇帝有一年改了年號為“萬年”,這個舉子就中了當年的狀元
他這才明白,神明的意思,不是說他一萬年才能登科,而是說他在“萬年”這一年中第
再後來,達官貴人也癡迷扶乩之術。
明末有位朝廷大官扶乩,求問自己的壽數,請來的關帝聖君批曰“六十”。
可是這個人一直活到了八十歲,到清朝還都沒有死,他有次扶乩請神,偶然又請到了關帝聖君,就問這是怎麼回事?
關帝聖君答曰“某生平以忠孝待人,甲申之變,汝自不死,與我何與?”
原來,明朝崇禎十七年是個甲申年,那年闖王進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就被稱為“甲申之變”
這人當時剛好六十歲,關帝聖君覺得他應該和崇禎皇帝一起自儘死於國難的,可他貪生怕死,這才又活了二十年
這人羞愧難當,當天就死了。
諸如此類的有趣故事,還有很多。
一直到了近代民國的時候,扶乩之術又再次盛行,他們請出的神明就更有意思了,居然有耶穌,拿破侖,華盛頓,托爾斯泰等外國人
甚至還有死去不久的譚嗣同。
到了現代,扶乩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年輕人玩的“筆仙”,“碟仙”遊戲,在國外還十分流行
江重樓沒想到,墨子居然讓自己在《墨香》遊戲裡,通過扶乩的方式和他聯係。
不過,既然理解了量子糾纏的理論,江重樓也就理解了扶乩的原理。
不過是利用量子糾纏通訊的一種的方式罷了
“前輩,這個聖人之境隻有你一個人嗎?”
江重樓看著種滿菜蔬的小院和遠處的樹林,皺起了眉頭問道“其他的真神呢?他們都在哪裡?”
“真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造的空間,有些人喜歡和一群人呆在一起,而我隻喜歡一個人種菜”
墨子淡淡地地皺起了眉頭,似乎,也有什麼心事。
他離群索居,似乎和天外神界的其他真神也不是很和睦
“哦”
江重樓見墨子不肯多說,便也不好再問這個問題,就換了話題說道“那我這次祭祀,需要給墨家帶回去什麼東西嗎?”
“需要帶回去的科技和文明,我已經準備好了,你通過青銅麵具就可以直接接受”
墨子說著,一對眸子忽然精光直射,看向了江重樓。
江重樓腦子裡“嗡”的一響,忽然就神奇的多了一些記憶。
這些記憶,都是艱澀難懂的文字和圖像,就像忽然複製到江重樓腦子裡的電子書一樣。
書裡的內容包羅萬象,有神功秘籍,有醫學藥方,有機械技術,有建築知識,還有思想哲學方麵的內容
雖然這些電子書裡的內容,江重樓大多都不懂,可是,這電子書卻像他從小背得滾瓜爛熟的古文一樣,每個字都曆曆在目
“那您對墨家還有什麼指示嗎?”
江重樓又問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