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太子!
李承乾幾步走下禦座,行至李靖身前,親自攙扶起他後,語氣輕柔道“國公免禮。”
說完,牽著李靖的手腕麵對群臣道“昔年草原不穩西垂不寧,故父皇暗中傳令朕,讓衛國公詐死於靈州,而後率領一部偏軍駐守於陰山,以防疆域有所不測,此事之所以未告知於諸卿,實是有難言之隱,並非不信汝等……”
皇帝十分認真的講著來龍去脈,但卻沒幾個人在認真的聽。
大家都不是傻子。
況且李承乾的話也經不起任何推敲。
當初李靖中毒而亡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後,李世民那是傷心的死去活來,甚至半個月都不能上早朝,隻要有人提及過去的事情,更是直接哭的不能自已。
此刻站在太極殿的這些人,對李世民的表演功力那都了如指掌。
李靖詐死要真是他下的令,那李世民決然不會傷心到那種地步。
漬漬漬…
這瞎話說的真是夠可以的。
認真想一想,好似李承乾自登基以來,隻要是乾什麼不好的事情,總是先把李世民拉出來溜一圈,張口就是父皇教導,閉口就是父皇當初如何如何。
光是背書也就算了,有時還要往身上潑一潑臟水。
可真是孝出強大。
李世民要是知道兒子現在這麼孝順,估計怕是十分後悔當初沒有弄牆上去吧。
百官晃晃腦袋,不管李承乾說什麼,他們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編瞎話就編瞎話吧,反正他們也不在乎。
李靖是生是死,跟他們何乾?
至於為什麼詐死,這些年他又做了什麼,期間都發生了什麼事,除了極少數的幾人外,大多數人都不關心。
就看李靖和李承乾現在手拉手站的親密無間的樣子,就可以斷定他們背地裡有事了。
李承乾已經登基,以前做過什麼還重要嗎?
身為臣子,若想混的長久,那對君上就萬萬不能有好奇心。
這是為官之道,亦是生存之道。
所以當李承乾編完瞎話之後,所有人都十分配合的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之色。
李承乾也不管他們信不信,直接大手一揮道“父皇曾經說過,功必賞之過必罰之,此言朕一直恪記於心。”
得,一聽這話,眾人就知道他是又要乾什麼不講規矩的事情了。
“擬召,冊李靖為太子太傅,授封上柱國,食邑增千戶,補為樞密院副使。”
嘶…
一道道倒吸涼氣的聲音響起。
刹那間,無數道目光放在了李靖的身上。
羨慕者有之,眼紅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魏征眉頭一皺,覺得如此厚賞有點過了。
功必賞過必罰,這話是沒錯,可是升官賞賜朝廷自有規章製度,說到底李靖也不是立了什麼定國之功,如此厚賞置規矩何在?
今日能隨心所欲厚賜李靖,那明日是不是有人隻要將他哄高興了,不管是什麼阿貓阿狗,也能一朝登上天子堂,兩手執掌天下事了?
魏征越想越覺得不爽,遂站出第一次對李承乾納諫道“陛下,臣覺不妥,衛國公有大才,陛下倚重信任乃幸事,但賞罰皆有度,陛下不可隨心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