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置其他功勳老臣何地?如此又置法度規章何地?李公可賞之,但不可過重,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承乾沒想到魏征會突然跳出來勸諫,正詫異時,大理寺卿孫伏伽也站出道“魏大人所諫乃公明之言,臣附議。”
“臣也附議,請陛下輕賞之。”農部尚書劉正會也站出道。
“老臣雖與衛國公有隙,但此刻隻論公心,臣也附魏大人之言。”民部尚書蕭瑀深躬道。
“臣等附議。”
眨眼間,又站出十幾人。
各種眼神聚集而來,李靖心中一陣苦澀。
能得皇帝如此恩寵,對臣子來說是天大的榮耀,也是天大的認可。
李靖心裡是十分感動的,李承乾對他真的是正兒八經的不錯。
但感動歸感動,李靖心裡也是不願意李承乾將他抬得如此高的。
這麼說聽起來有點不要臉,可位極人臣真的不是李靖所想要的。
他更想尋一妙地,比如雲中郡的平川城,在哪購幾畝草場,白日隨心縱馬與草原之上,夜晚取一壺溫酒,飲酒賞月,這日子豈不快哉?
自回長安以來,李靖跟李承乾數次請辭,既然明麵上已經是個死人了,那乾脆改名換姓,直接遠離朝堂,遠離長安這個漩渦。
但可惜,哪怕李靖說破大天去,李承乾就是不願放他走。
沒走成也就罷了,現在又被駕到了火上烤,李靖心裡五味雜陳,抽出被李承乾抓住的手,直接叩首道“陛下厚愛,臣……臣惶恐已,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定度,豈能因臣亂矣,臣求陛下收回成命。”
“請陛下收回成命。”
魏征也跟著跪了下來,緊接著,劉正會蕭瑀等一眾納諫之臣也都跪了下來。
場麵一時變得僵硬,李承乾也被夾到了中間,裡外不是人。
侯君集看了眼尷尬的皇帝,隨即站出,大聲道“陛下,臣有話說。”
“講!”
李承乾語氣有點衝,侯君集正色道“李公兵法韜略,聞名天下,臣說句得罪人的話,放眼天下,能在兵家一道上與李公爭長短者,有幾人?”
說著,侯君集環顧群臣,再道“放眼朝中諸將,有何人敢說能勝過李公?”
目光掃去,李孝恭低下了頭,李道宗也垂首,程咬金段誌玄等人,撇撇嘴雖對此話多有不爽,但也是不敢說什麼。
無人吱聲,侯君集帶著得意道“衛國公跟著太上皇南征北戰就不說了,單單就論平突厥這事,進位三公,加封上柱國,過分嗎?”
一聲大聲質問,侯君集越說越來勁,目光轉來轉去,最終鎖定在了武將末首的欲穀設身上。
“三千輕騎破王城,擒可汗,絕百年草原之禍,食邑加千戶,過分嗎?”
說著,突高聲喝道“欲穀設,你父在時,對李公可服?”
他的聲音極為響亮,欲穀設不敢遲疑,急忙回道“服,服,臣父服,臣也服。”
這回答,令侯君集眼睛一挑,對著李承乾深深一躬道“陛下厚賞李公,臣覺並無不妥,以李公之功,封王也不無不可。”
此言一出,眾人錯愕。
李承乾也懵了。
封王?
這怎麼可以呢,就是群臣同意,他也不答應。
“荒誕!”魏征久違的爆發了,指著侯君集的鼻子直接開噴道“候大人,你身為內閣輔臣,理應為百官表率,為臣者,當勸陛下恪守製度,為君者若肆意踐踏……”
許久沒有噴過人了,魏征這一開口,便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