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太子!
“你是……尚囊?”
李承乾還有些不確定。
“是,外臣尚囊,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嘶~
一陣倒吸冷氣聲音響起,群臣紛紛低聲議論了起來。
“靜!”
茅四喝了一聲。
李承乾又仔細看了看,問道“你從吐蕃來我大唐作甚?又怎麼成了這幅模樣?還有,為何敲我登聞鼓?”
說到登聞鼓,李承乾的語氣淩冽了幾分。
這鼓聲,不僅在宮內聽的一清二楚,就是在宮外也能傳出老遠。
明日坊間還不知都要起什麼流言蜚語呢。
尚囊見李承乾語氣不善,趕忙回道“啟稟皇上,外臣是奉我王之命前來恭賀陛下……”
尚囊講起了這一路上的經曆。
李承乾心中升起了幾絲敬佩之情。
遭這麼多劫難都沒事,這人的運氣可真不錯,所謂的天選之子也不過如此。
“此乃吐蕃國書。”尚囊舉起又皺又臟的兩頁黃紙。
茅四下去接過,轉身放在了李承乾麵前。
放到桌子上得那一瞬間,一股無法形容的味道便順著鼻子直衝腦門。
刹那間,李承乾有種窒息的感覺。
茅四手疾眼快,連忙將紙丟到了一旁。
尚囊看到這一幕,既覺委屈又覺尷尬。
當空氣變得清新之後,李承乾才道“你王的心意朕知曉了,你在長安先安心休養一段時日,之後朕差人護送你回吐蕃。”
說著,肚子又咕咕叫了起來。
從天不亮起床,一直到現在晌午都過了,這個冗長的大朝該結束了,李承乾快要受不了了。
不僅是他,大部分臣子也都已是強弩之末了,有些年紀大的身子都抖了起來,一站站半天,擱誰誰也扛不住。
李承乾揉著肚子,起身道“鴻臚寺招待好外使,退…”
“陛下!”
見皇帝有拍屁股走人的意思,尚囊急忙道“我王還有所奏,我吐蕃願意奉大唐為主,我王願遵陛下為上皇。”
李承乾一愣,又坐了下去。
文武百官的神色瞬間變得惱怒。
如果尚囊來的再早一些,那他們對吐蕃奉大唐為主的事情會很高興。
但現在,吐蕃當不當大唐的小弟,他們不在乎。
他們現在,隻想下朝,隻想去吃飯,隻想回家歇著,隻想暢快的噓噓,吏部那幾人,憋尿憋的小臉都白了。
“好好好。”李承乾耐著最後一點性子道“你王能心慕教化,朕很欣慰,過兩日,朕差特使跟你一同回吐蕃,另行封賞。”
話音剛落,他又站了起來。
一看這急不可耐的樣子,尚囊連忙又道“陛下,我王還願於大唐和親,我王之妹仰慕陛下日久,願侍奉在陛下左右,久聞大唐公主賢惠恭淑,我王心心向往,特請陛下開恩,賜一帝姬遠赴吐蕃,已教化吐蕃萬民,吐蕃上下深感陛下仁德。”
嗯?
這吐蕃雖遠居邊疆,但也不是什麼小國。
曆史上,大唐和吐蕃時戰時和,前前後後打了兩百多年,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還一度攻陷過長安。
吐蕃人可不是什麼善茬。
如今這麼上杆子,又是認大唐為大哥,又是送女人的,他們肯定是有所圖謀。
李承乾眼眸一轉,看到慕容孝雋後,心中隱隱有了猜測。
吐穀渾和吐蕃相鄰一地,既然吐穀渾受了雪災,那吐蕃肯定也幸免不了。
估計這也是來要錢要糧的。
李承乾輕咳一聲“和親就算了,我朝有祖訓,永世不和親。”
尚囊一愣,覺得這是搪塞之言,不死心道“陛下,我王對……”
李承乾實在沒耐心了,直接道“祖宗之法不可違,和親就算了,朕知道你吐蕃受了雪災。”
“既然吐蕃已奉我大唐為主,那朕自會放任你們於困苦。”
尚囊聽出了話外之音,心中大喜。
他怎麼也沒想到李承乾能這麼好說話。
不願和親,還肯幫他們,是個好人,是個大好人啊。
尚囊激動拜謝道“陛下天恩浩蕩,下臣永記於心,吐蕃定永記大唐之恩。”
李承乾擺擺手,不願多聽這等廢話,直接開口道“民部籌措一萬擔糧食,一萬銀元,另在收購些棉衣布匹,一並轉交給吐蕃使臣。”
這給的比剛才給吐穀渾的還要少。新
這是真的把尚囊當成叫花子了。
蕭瑀有些羞恥的站出應了一聲。
尚囊的眼中笑容逐漸消失。
從他進殿開始,李承乾就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現在,更是拿著點東西來打發他。
不,這不是打發,這是赤裸裸的羞辱。
尚囊雙拳逐漸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