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回頭是岸!
班主任一天到晚在課堂上說,學校之所以讓大家報考藝術專業完全是因材施教,咱們普通班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差,要想金榜題名的話隻能學藝術,不僅知識改變命運,現在藝術更能改變命運。
全校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藝考熱流……
看了幾部老掉牙電影的同學報了編導,五音不全的同學學了音樂,身材肥胖的同學學了舞蹈,四肢發達的同學報了體育,個頭夠長的同學報了空乘,沒有任何特長的我在喝了一杯烈酒之後報了美術……
大部分學生在高三都選擇了報考藝術,最後,全校隻剩下極小的一部分尖子生繼續走“知識改變命運”的經典高考之路。他們是特優班的學生。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被逼走上了“棄文從藝”的道路?
答案很簡單,我們學校文化課優秀的學生太少了,不走藝術之路,差生怎能僥幸金榜題名呢?
如果學校的高考升學率低,學校下一年就很難招到學生了,招不到學生,學校怎麼繼續經營下去呢?
其實,我們學校在招生的時候招到的差生(初中升高中的差生)很多。
到了一年一度的招生季節,學校必定提高錄取分數線,分數不夠的學生能拿錢買分數,學校從中牟取暴利。當地沒什麼好學校,學生又多,家長彆無選擇,紛紛掏錢買分,讓孩子上我們高中。一大批中招考試落榜的初中生靠花錢上高中,他們到了高中學習成績也未必會好……
說起來,我算是我們那一屆學生中比較幸運的一個,我考上了一所正宗的二本大學。
高考的意外中榜使我認識到,不止知識能改變命運,藝術也能改變命運。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在就業形勢緊張的今天,考上大學未必能改變命運。
我是在高三的時候理科轉文科,又學了美術才考上大學的。我的運氣很好,高考時,文化課和美術成績雙過線,是剛剛過線,我高中前兩年學的是理科,但根本學不會,因為我沒理科天賦,所以到了高三選擇轉科。
我想的是,高考的時候,考試文科不會的話至少可以瞎蒙,而理科就不可以。
高考結束後,我徹底相信了一句話——這都是命。
那些廢寢忘食的尖子生們紛紛高考落榜,我一差生卻金榜題名了,這難道還不是命嗎?
高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天,我高三的班主任特意給我打了個電話,他在電話裡陰陽怪氣地說,你理科學不會,文科沒怎麼學過,平時文化課考試倒數第一,居然還能考上大學?你小子了不起啊,恭喜啊,恭喜……
聽得我惡心至極,果斷掛了電話。班裡考上一個本科生,學校獎勵給班主任2000塊,他可不是恭喜我,是恭喜自己啊……
我想說,把教育當成商業的學校無恥,把教育當成商業的老師更加無恥!世界上不存在什麼高尚職業,老師也不過是萬千職業中的一種最普通的職業罷了。
我不明白,為什麼一些腦殘把老師一職大讚特讚,說他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其實,這種老師隻存在於貧困山區),他們有什麼高尚的和無私奉獻的,不給他們工資他們會乾嗎?
老師一職在本質上來講跟擺地攤的或農民工有什麼區彆?三者同樣是混飯吃啊,難道不是嗎?
此外,把一些優秀老師說的很高尚,我個人認為,老師做的優秀是應該的,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了,難道不應該嗎?如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被說成是一種奉獻或高尚的話,那隻能說明一些人的思維太過奇葩。
再者說,老師工作在冬暖夏涼的教室或辦公室,各種福利待遇、節假日一應俱全,光假期一年就有120天之多。在各種職業之中,教師的福利待遇恐怕是最好的沒有之一,如果作為一個老師再不儘力做點兒本職工作,那還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嗎?
廣大的學生群體養育了老師這個職業,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由此看來,學生乃老師之母,老師應以感恩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當然,教育界中混飯吃的教師也是有的,其中也不乏敗類,最近幾年,大學裡的老師與女生之間的不正當關係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些事兒常在各大媒體報道,此時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比如,我們藝術係有個姓張的老師,此人人高馬大、形象猥瑣,勾頭駝背,一手三維軟件玩的是無人能及,曾經走南闖北,混跡於全國各大動畫公司,後因人品太差,被多次辭退。在幾經周轉之後,他去了我們大學當了一名“偉大”的大學教師,上課從不講課,一律讓學生‘’自學成才‘’,自己終日遊手好閒於五樓和六樓之間,qq空間的簽名是——你想玩,我就陪你玩,本尊毀人不倦,看誰能玩過誰!
老張所做所為完全符合他空間裡的個性簽名,有一次夜裡,我見一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生進了老張的辦公室,很久不見她出來。
出於好奇,我悄悄地溜到老張辦公室的窗戶下,洗耳恭聽室內的一舉一動,隻聞裡麵傳來一陣劈哩叭啦的撞擊聲……
那個女生我認識,她常常曠課,喜歡打遊戲、喝酒,天天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我猜她那天晚上去找老張是為了她掛科的事兒,那是一筆師生之間的交易……哎,像她這種吃喝玩樂、墮落的大學生大學裡多了去了……
我蘇凡大學四年不學無術、吊兒郎當、聽不進一點兒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但卻從大一開始就立誓絕不做千萬墮落大學生中的一員。
我從不打垃圾網絡遊戲、很少參加聚會、對亂如網吧的宿舍避而遠之……
我唯獨對文學情有獨鐘,偶爾看點兒小電影,我對中醫、五行八卦、青春文學頗有研究,我80的大學時光在圖書館、自習室度過的。
書讀的多了就能侃侃而談了,我常在班級裡唾沫橫飛地給同學們傳授文學知識,用我導員王大頭的話說就是——你除了專業不懂之外對其他無所不通,你早晚毀在一堆書裡。
王大頭不支持我寫書,說我寫書屬於不務正業,他曾在課堂上沒收了我三本小說,配有彩色圖片的《楊廣和他的女人們》、《西門慶傳奇》、《韓寒五年文集》、《史記》。每次沒收我書的時候,他都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對我說一句:,看垃圾汙穢之書,沒收也是活該!
有一次,我被逼急了,去他家找他要書,他18歲的女兒說他正在臥室午睡,暫且讓我去他書房等候。
在王大頭的書房,我發現了個秘密,他的書架上擺放了一大堆成人寫真集和多本中國經典禁書,我那三本他口中的垃圾書被他束之高閣,擺在了書架的最上方……
王大頭批評我閱讀成人類的書,我覺得他胡說八道!一個過了十八歲的大學生如果對成人知識一無所知,那真是悲哀,讓寂寞的人性插上風流的翅膀,插不上翅膀也得滋生風流的幻想。
我們屬於理工科院校,男女比例為6:1,可謂是嚴重失調,平均六個男生分到一個女生。我們藝術係男女對半……
我跟著一個老中醫學過把脈,他在校常給工科類學生把脈,發現一大部分單身男生人存在腎虛的現象,這很可能是他們因為沒有接觸到性教育而誤入了“性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