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亂與撚軍,有些勾結。
楚軍與淮軍,也就有了些合作。
可不管他們的關係處得怎樣,在江南地區,各係的軍力都逐步被調走。漸漸的,這裡就隻剩下商團一家了。當然這是後話。
反正新任江督,陳濟方要去江寧城上任了。
可等他到達時,卻被看到的景象,氣得又想去提兵。
江寧,金陵,南京城……無論聽到這座城市的哪個名字,人們能憶起的都是它的繁華勝景。
儘管這座江南名城,陳濟方曾到訪過無數次。可如今眼前的,卻讓他認不出來這是哪。
舉目所見,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碎磚爛瓦,街巷空蕩,四郊田荒。
這是經曆過怎樣的浩劫,才能讓這裡變成這樣。
邊走在城中,陳濟方邊恨得咬牙切齒。看著他的凶相,嚇得隨行的屬吏們,一個個戰戰兢兢。
恨歸恨,氣歸氣。陳濟方自己也知道,眼下的他不可能再為此去引軍打上一仗。
他能做的,就是全力安撫好百姓,努力把這座城市恢複起來。相信以陳家在江南的聲望,可以事半功倍些吧。
他命人,全麵清查一下江寧的現狀。並且估算一下受損的情況。
這項工作,很辛苦。得到的結論,更讓人心碎。
江寧的受破壞程度,是驚人的。人口、錢糧、基礎,都損失巨大。如想恢複,任務將十分艱巨。
甚至有人估計,江寧若想恢複大概,至少也要十年以上。還有人建議,乾脆將總督衙門移駐彆地。
連日裡,陳濟方都在忍著怒火。似乎他上半輩子的怒氣,加起來,都沒有這些天的多。
無論如何,都要把這裡恢複起來。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全力以赴的做……
“南洋通商大臣”,原叫“五口通商大臣”。其主要職務是,負責南方各通商口岸的涉外事務,並且對京裡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負責。
原本這個崗位,是由兩廣總督兼任的。可自鹹豐年間後期,逐步改為兩江總督例行兼任。
如今這個兼職的差事,也就落在了陳濟方的頭上。
這個衙門的駐地,設在上海。
上海,陳濟方很熟。上海的洋人,陳濟方也很熟。
如今江南平定,百廢待興。上海的通商,也越發的紅火起來。
聽說“老朋友”陳濟方就任兩江總督,上海的很多洋人朋友都很高興。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通過各種渠道傳來訊息。既對陳濟方表示祝賀,又希望能同他見麵,聊聊加強“合作”。
身在江寧的陳濟方,心情總是不好。身旁的人,就都勸他,不妨去上海走一遭。
陳濟方想想也好,正巧前些日子兩個兄弟也給他來信。說在上海又搞了點新鮮玩意兒,邀他過去瞧瞧。
於是,妥善安排了江寧的事務後,陳濟方便動身了。
——————————
《第二卷,卷首寄語》
在過去的一卷裡,故事的焦點多集中在內戰之中。這一卷作為全文的開頭,也主要起到是鋪墊的作用。由於一些原因,這個開頭與原版本相差較大,內容也不儘理想,非常抱歉。
在接下來的內容裡,咱們的主角將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對外。相信這是更多書友,更感興趣的部分。這篇“慢熱文”,也會逐漸的展現更多的精彩。期待書友們的持續關注。
本文是本人簽發的第一部長篇,經驗實在是欠缺。目前的成績也很不理想。
但之所以選擇這個偏“灰色”,又難搞的題材,正如我在《自序》中所說,確是因為“情結”二字。也是因為受到情結所困,在行文時可能會比較晦澀。
還是期望能得到更多的書友關注和支持。希望在你們的書架中,也能有我寫的故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