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有商團大隊抵達大沽,依例自然也是要通傳的。
而且這次,與通函同來的,還有一件折子,是請李鴻章代為轉遞給朝廷的。
這折子並未緘封,似乎是有意讓李鴻章看到內容。而他也沒有客氣,一展而閱。
讀罷,他眼珠一轉,不禁嗬嗬笑出聲來。
見他如此,麵前的屬下詫異的問道“中堂,這,是什麼意思啊?”
“哈哈哈。陳侯這是派軍來示威來了。明著說,是平台凱旋之後,為壯國威,特遣得勝之師來大沽操演,以舒民氣,震懾外人。
“並請朝廷,簡派執政近支親王與重臣,觀禮檢閱。這不就是指恭邸、文相他們麼。分明就是,為前日恭邸所受不公之事,專程來找場子的。”
“啊!這,這朝廷能樂意麼?”
“不樂意又如何,人家商團隨意出入塘、沽,皆由自主,那是有章程可循的。
“這次無非就是,人來得多了些,又準備大肆演練一番,再請大人們來瞧瞧,而已。”
“而已?”
“嗬嗬,當然啦。這既不違製,又有呈請。再說,人家來都來了,又能怎樣?”李鴻章掂著手中的折子說道
“不過也好。有他們出頭,倒省了我們很多的事。這陳侯的想法,與我類同,不過人家向來是真敢做啊!不若我等,總是瞻前顧後的。
“真是佩服啊!既然人家要我轉呈,這個忙,我李某人是一定要幫的,還要再推波助瀾些才好。來吧,筆墨伺候,我要寫折子了。”
當同治皇帝看到李鴻章的奏疏,還有後麵附帶的折子時,氣得把桌子都掀了。
他雖然荒唐胡鬨,但並不太傻。商團大軍到大沽,是什麼意思,還是能看得明白。
發泄了一會後,他忽然想起什麼來。便急匆匆的抱起這些奏折,跑去後宮,找他親娘去了。
慈禧太後對此也是大動肝火,隨後又拉著皇帝,尋到慈安處哭哭啼啼。
這慈安太後雖說倦怠政事,不愛攬權,但對大事人情,還是心知肚明的。她心中道此事皆由你母子起,現又來找哀家作甚。
她等慈禧哭鬨得差不多了,才平靜的對著同治皇帝說
“這個陳濟方啊,是當年誅殺肅順時的功臣。還抗擊過洋人,打了大勝仗。先帝在時就十分看好他,所以才賜他駐兵近畿之權。
“這次平定台事,他又立有大功。咱也沒怎麼給人家封賞吧?皇帝若是疏忽了,那就該補上。他這折子裡的意思啊,也沒什麼,又不違製。
“不妨就從管著總理衙門的那幾位中,選幾人,走一趟。還可以讓京城的洋人,也跟著去瞧瞧。若真能壯壯我大清的聲威,不也挺好麼。
“往後呀,對這些於社稷有功的重臣,無論內外,可都要善待啊。咱大清還得仰仗著人家呢,可是不能寒了人心啊。”
慈安太後的話,同治皇帝向來是聽的。見如此說,連忙應下。
一旁的慈禧聽得明白,慈安後麵的話,分明就是在數落她。她此時心裡,已恨得是咬牙切齒,麵上卻隻能裝出一副順從的模樣。
隨即,同治皇帝降詔,陳濟方平定台事有功,著晉大學士,賞賜財物若乾,並交部優序。其麾下將士,依奏請,另作獎賞。
同時下旨,命奕?、文祥和寶鋆,赴大沽口校閱軍馬、船艦,並慰問軍士。著李鴻章隨行。又傳諭京中各使館,可遣人同行觀禮。
於是乎,一場在大清國內少見的,水陸大操演,也將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