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關於商團駐軍塘、沽之事,朝中爭論的始末,偵訊局都向陳濟方做了詳儘的彙報。
詳細到,所有遞折子的朝臣名錄,與其奏疏的內容,以及其人背景等,皆有列示。
甚至偵訊局,還提出了一些處理的方案,供陳濟方參考。比如,殺一儆百!
“偵訊局越來越像樣了,事情辦得也愈發細致了,還能有主動性。很不錯!至於這建議嘛,嗬嗬,倒也不妨一試。”陳濟懷在一旁笑道。
陳濟方則搖頭道“事情做得是很好,該獎!不過這處置建議,卻有些過激了。那都是些迂腐之人,犯不上。”
“迂腐?哼哼。二哥這話,我就不敢苟同了。該不該殺,姑且不論。他們僅僅是迂腐嗎?黨同伐異,沽名釣譽,為一己私利,不顧國是民生。
“造謠誹謗,不惜損壞他們名節。更有私行不端,心地不純,卻仍假作道貌岸然之流。二哥還說他們隻是迂腐嗎?”
“嗯,是呀。你說得對,那些人中,的確也是良莠不齊。”
“所以,僅是迂腐,還則罷了。對於那些惡行已現者,與其留著他將來禍國殃民,還不如現在便除之後快。
“如此也可對餘者,加以震懾,使其懸崖勒馬,免步後塵。偵訊局這個主意,要我說,還是好得很呢。”
陳濟方笑道“對,對,你說得都對。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切不可招惹過多。”
隨後,他拿起案上的一份電報說“咱先不說那樁事了。今日喚你來,是想和你議一下琉球的事。”
這電報,是從琉球發來的,陳濟懷早已看過。
琉球,自陳濟懷為其布下了嶄新的局麵後,變革迅速,竟遠超大清國內的效率。
如今,那裡海路航線已開,電報也架通投入使用。還在擴建港池,籌備鋪路。一片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景象。
交通通暢以後,中原與琉球的訊息傳遞,也變得極為快捷。彼方若有難決之事,一封電報便可傳訊商議。
此刻陳濟方手中的這封電報,就載著一件重要之事,是關於日本欲與琉球正式建交。
在去年簽訂的《琉日條約》中,隻是明確了兩國的地位關係,並未確立邦交。
此後,日本政府曾數次向琉球提出,希望能以平等之關係,建交通商。皆被琉球拒絕,蓋因對其並無好感,這也難怪。
而近期,日本再次提出此等要求,並且在語氣中似隱有它意。
琉球君臣對此,也是猶豫不決。又征詢陳勝的意見,也不能斷。故而來電,向陳濟方請示。
在陳家兄弟欲謀之事中,如今琉球已被他們列有一席之地。若所謀順利,琉球可為助力。若所謀不順,則琉球將為一條退路。
因此與琉球相關的決策,也變得異常重要,需要謹慎考慮。故而陳濟方招來四弟,一同商議此事。
並且,琉球君臣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也是權衡利弊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電報畢竟篇幅有限,無法窺得全麵。
對此,陳濟懷提出,不妨由他再去一次琉球,當麵了解情況,再做定奪。
“你若能去,自然是好,但你雖無實職,卻仍為高品,擅自出境,多有不便啊。”陳濟方有些顧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