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通風狀態下,最大輸出功率為7,500匹馬力,設計航速為151節。煤艙滿載時,以10節航速可續航5,500海裡。
就在水師營正在順利的,推進著戰艦的采購時,北洋那邊也沒有停下尋購鐵甲艦的腳步。
但在這之前,還有一塊組建艦隊的短板,需要先期補上。
此時的北洋水師,除了訂購的十餘艘“蚊子船”陸續到位外,餘下的戰力便全部來自於船政的調撥。
這些全部由船政建造的木殼戰艦,種類包括炮艦、兵艦和運船,總計不過數艘。
“若鐵甲無快船輔佐,則孤注而已。”
既有這種想法,又暫時受到經費的製約,更有來自朝廷在購艦方略上的限製。李鴻章也隻能在鐵甲艦之前,先作其他考慮。
而恰巧此時,英國公使又向其送來了新的推薦。
光緒六年初,正關注與英國間洽談購艦事宜的陳家兄弟,得到消息。稱清廷從英國訂購了2艘,具備最先進戰術理念的巡洋艦。
並稱其是大型鐵甲艦的克星。這便是,同樣由喬治?倫道爾設計的,被清廷稱為“快碰船”的“超勇”號和“揚威”號兩艦。
此事一出,立刻對水師營的鐵甲艦計劃,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若真是存在這種“鐵甲艦克星”,該如何是好?但又會不會,也如此前的“蚊子船”那樣,徒有其名呢?
一時間陳家兄弟,也難做決斷。
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與其猶豫不決,不如查個究竟。
於是陳濟方緊急向,出售“超勇”級的廠商阿姆斯特朗公司,派出專人進行探訪。實地了解這種,英國媒體也在大肆吹捧的巡洋艦。
由於正在洽談鐵甲艦的火炮采購業務,雙方已經比較熟識。阿姆斯特朗公司方麵,熱情的接待了兩江來員。
出於希望水師營,也能購買的目的,英國人詳細的介紹了,這種快速撞擊巡洋艦的設計原理及性能。
撞擊戰術,在十九世紀時,是列國海軍都十分重視的一種海戰方式。但在實際運用中,往往受限於諸多客觀條件,因而很難真正的實現。
為此,世界海軍界也在不斷的利用新興技術,調整戰艦的設計。“超勇”級便是由此出現的產物。
當然,為了突出某些優勢,而降低其他一些性能,也是在艦船設計中,經常會采取的方式。如何選擇,就需要見仁見智了。
在這次應對水師營的來訪中,除了解答其關注的問題之外,阿姆斯特朗公司還另外介紹了,兩種更新型的巡洋艦。
一種被稱為“改進型巡洋艦”,也就是“超勇”級的改進放大型。
另一種,則是在平甲式巡洋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之為“完善型”的穹甲式防護巡洋艦。
但經過仔細了解,並綜合考慮後,水師營這一次,卻並未達成任何購買意向。
儘管遺憾於未能實現交易,但通過此次交流,雙方進一步加強了彼此間的聯係。
這也為日後水師營向阿姆斯特朗公司采購軍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