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陳濟懷還組織人,對可能會引發的外交局麵進行研判,儘可能的做了相應的準備。
總之一聲令下,陳家、商行和商團等,都動了起來。一副全麵動員的架勢,共同為這場結果未知的“攤牌”行動,緊張的忙碌著。
這也令很多內外人士,看著不知所以,紛紛找尋各種渠道試圖打探內情。而民間慌亂之聲,也由此漸生。
對於這些,陳濟懷已無太多心思顧及。便以安撫和冷處理為主,對外則以因越南而起的,防備對法開戰之事,暫時作為借口。
將來看形勢發展,再隨之調整對待。
再說大沽口這邊。商團的艦隊到達後,護衛著萬餘名商團將士迅速上岸。
隨後,岸上官兵按照既定方案,以備戰的狀態部署就位。塘、沽駐防區域,隨即宣布戒嚴,並且封鎖了內外交通。
艦隊也是如此。在完成護航任務後,按照港口和近海,布置成了兩道封鎖線。
一時間,京津局勢驟然緊張。不明情形的洋人們,也紛紛找到總理衙門,討問說法。
新組建的朝廷中樞,本連原有公務都尚未交接清楚,此時更是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應對。
慈禧太後倒是能猜得到,此番緣起何由。但她還弄不清,陳濟方究竟意欲何為,心中也不免忐忑難安。
但在麵上,仍得佯作鎮定。她一麵急命李鴻章,緊急調動北洋水師和淮軍,趕赴天津設防。
並暗示,要李大人與商團領軍將領,尋機進行接觸。打探一下,對方的真實想法和底細。
另一方麵,她命中樞擬詔,責問陳濟方是何用意。還令其儘快撤除來軍,恢複秩序。依舊是擺出一副,高大威嚴的姿態下來。
可她怎知,現在江南主事的是陳濟懷。他才不會對這些,理睬半分。
而李鴻章對眼前的實力情況,是心知肚明的。
先說水師方麵吧。在德國訂購的“定遠”號和“鎮遠”號兩艘鐵甲艦,以及“濟遠”號巡洋艦,尚未回國。
而北洋現有的戰艦,總體雜亂,大概分為兩類。
一類是,十三艘從英國購進的戰艦。
包括,兩艘1,380噸的“快碰船”,“超勇”號和“揚威”號。還有十一艘“蚊子船”。
分彆是,兩艘320噸的,“龍驤”號和“虎威”號。兩艘420噸的,“飛霆”號和“策電”號。
以及七艘440噸的,“鎮北”號、“鎮南”號、“鎮西”號、“鎮東”號、“鎮中”號、“鎮邊”號和“海鏡清”號。
另一類是,九艘經陸續調撥而來的,由船政局建造的木殼艦船。
其有,兩艘500噸級炮艦,“湄雲”號和“鎮海”號。1,200噸級運船“海鏡”號。兩艘1,200噸級兵艦,“登瀛洲”號和“泰安”號。
三艘1,200噸級鐵肋炮艦,“威遠”號、“康濟”號和“澄慶”號。以及2,200噸的,鐵肋巡洋艦“開濟”號。
這些艦船,滿打滿算共計22艘,總排水量約18,000噸。
與北來的水師營艦隊相比,僅是數量多些而已。而且這些戰艦,還要兼顧著,遼東和山東兩處防務。
況且如今大沽口被封鎖,想要聚集起來已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