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一轉眼,商團大軍北來,已經一個多月了。
如此長時間的駐兵於大沽口,定會帶來諸多的影響。
封鎖海運,斷絕南漕,固然會給清廷施以重壓。但陳家自身承擔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若再這樣下去,萬一朝廷就是不肯就範,該怎麼辦?或是其決然宣布,陳家為國朝叛逆,以國家大義詔令天下進行討伐,該怎麼辦?
時日漸久之後,若是兩江內部出現動亂,該怎麼辦?或是洋人因此異動,大舉參與進來,又該怎麼辦?
陳家終究勢單力孤,已經幾乎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這局對決之中。宜當速決,越久則越被動。
況且,眼下的局麵,畢竟是內鬥。國家對外之事,尚在惡化,若因內鬥使外人得利,更不是陳家人願意看到的。
所以,經過反複考慮和商議之後,陳濟懷拍報給林東方等人。要他們認真考慮一下,如何再施加些壓力,迫使清廷接受陳家的條件。
並且,己方的條件也可以適當放寬些,隻要大意能達成,儘快了斷才是更佳的選擇。
其實林東方等人,也正有此想法。接到電報後,也是一拍即合。於是很快便定下了,開展進兵施壓的計劃。
他們將行動的目標,選定在剛出塘、沽駐防區域的新河。這也將是商團依章駐防京畿以來,首次出到防區之外,必會生出應有的效果。
為了避免與淮軍發生摩擦,在行動的兩日前,林東方還暗示了馬建忠,使其向李鴻章秘密傳遞了消息。
林東方心裡很明白,不管打過打不過,若真的與淮軍衝突起來,那將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
而李中堂在得信後,也是心領神會,立刻下令撤出了新河及周圍的淮軍。
在李鴻章看來,當前的事件,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都是對他極為有利的。前提是,要保住淮軍的實力,並且儘量兩不得罪。
陳家這番是第二次主動出頭了,在朝廷心中已鐵定被打入另冊。
有這樣一個靶子在,朝廷今後隻能更加倚重他李大人,和他手中的淮軍了。所以為了好好感激陳家,他也要儘量的幫幫忙。
因此,當商團大張旗鼓開始攻擊行動後,未受到任何阻撓。
儘管如此,前出的隊伍還是依照上峰的要求,把戲做得很足。為此倒是浪費了不少,槍炮的彈藥。
可京城的人,哪能知道真實的情況,究竟是如何的。反正急遞來的軍報上稱,商團大舉殺出防區,進犯清河,淮軍不敵,清河已被攻占。
京中聞訊後,無論朝野,皆瞬間炸開了鍋。不少鹹豐朝的老人,還聯想到了,當年英法聯軍來犯時的情形。
他們還說,曾經阻擋住英法聯軍的,正是商團。如今商團要是攻來,那豈不是無人可擋。
這樣的流言,迅速蔓延,也傳到了宮中。而宮裡麵的那位,也是這些傳言中,往事的經曆者。因此,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中樞又經過了兩日的,混亂和吵罵之後,終於接到了“乾綱獨斷”的懿旨。
命禮親王世鐸和孫毓汶,為欽差大臣,特命全權前往大沽口,商談商團退兵之事。
並且在出京前的召對時,孫毓汶隱問慈禧太後,有何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