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礙於清廷的態度,當時的陳濟方無法從官方角度有所作為。但陳家卻從此開始逐步減少,甚至取消了與美商間的各項生意往來。
並且利用陳家的影響力,還促使其他的華商也多如此行事。
在江南,一場大規模並持續的抵製運動,可是讓美方在貿易上,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美國商人紛紛上門找到陳家,結果當然是碰了一鼻子灰。無奈的他們,隻得又回頭去向美官方進行申訴。
這還不算完,商團也從那時起,開始陸續的取消了與美方的各項合作。
從此,原本在上海的洋人中,最吃得開,也最有排麵的美國人,一下子跌到了穀底。並且幾乎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而此時的美國,國力蒸蒸日上,已由昔日的二流國家,逐步向列強的第一梯隊邁進。隨著其實力的增長,對外發展的野心也在膨脹。
在這個平行世界的那個年代裡,除了美洲以外,幾乎其他地方都已經被歐洲列強瓜分殆儘。唯有太平洋彼岸的東亞地區,還存在著機會。
這自然被如美國這樣的後發強國,所看重。因此對大清開展貿易和施加影響,也成為美國對外發展的重要一環。
所以,當在大清最重要的江南之地,原本良好的發展勢頭被突然掐斷後,美國的政商兩界,都為此十分著急。
如今,兩江自治了。原本陳家隻從非官方,對美方在貿易和軍事合作上進行限製,現在卻有能力擴大到全領域了。這很令美方擔心。
恰巧此時,美國新任上海總領事,尤利烏斯?司塔立,剛抵達上海。
他立刻借新到就職的拜會機會,向陳濟懷送去了祝賀,並表達了美國政府對兩江自治的歡迎態度。
他還說,美國總統切斯特?阿瑟,當年對《排華法案》也是持反對意見的,隻是受限於法律約束,不得不簽署。
這些年來,總統和其他很多人,都在一直致力於廢除該案,但這需要時間,希望陳總督能夠予以理解。
他也表示,真心的希望陳總督能夠推動,改善兩江地區與美方的關係。
對於司塔立的話,陳濟懷也是將信將疑。不過兩江剛剛自治,能爭取到更多國家的支持,也是對外事務中的要點。
因此陳濟懷告訴司塔立,他也希望能夠改善與美方的關係,但需要看到美方的努力成果。並且對美方的表態,表示了欣慰。
司塔立由此見到,自治後的兩江對美的態度,至少暫時不會向更壞發展,也算暗自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也知道,要想使雙方的關係好轉,國內的努力才是至關重要的。於是在與陳濟懷會麵之後,便即刻將這個情況拍報發給了國內。
兩江自治後,與歡迎相反的,也有一些國家表現出了垂涎的態度。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沙俄。隻不過垂涎的目標不是兩江,而是大清。
在此之前,沙俄已經在實際上,侵占了大清大片的國土,隻是沒有得到條約上的認可而已。
如今沙俄認定了,原來大清域內實力最強的兩江已分離出去,大清也會因此被嚴重削弱。
新一輪侵略的機遇也就此出現了,他們豈能不垂涎欲滴,暗自開始了磨刀霍霍。
除了上麵幾個國家,其餘諸國對兩江自治,便多是保持觀望的態度。
而在大多數之外,另有兩國的想法卻很是複雜,難以用一種態度來概括。這兩個國家分彆是,日本和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