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派出了“杜居土路因”號等四艦,前來搜索截擊。
其實此事,純屬是孤拔神經過敏。船政那三艦,壓根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原處,沒有出航。
若真有人在那一帶看到戰艦,八成不是航行至此的兩江巡洋艦隊,就是英國駐清國艦隊在周邊活動。
但孤拔的這一敏感行為,卻帶給了兩江艦隊,初戰的機會。
且說法國這支小艦隊上的官兵,根本沒有料到,會在此遭遇兩江海軍的主力。
再過幾天就是天主教的聖誕節了,遠離故土的法軍官兵們,每個人都沉浸在節日前歡愉的氛圍當中。
戰爭雖然仍在進行,但法軍保持著的絕對優勢,讓法國水兵們感受不到任何壓力。
精神懶散的他們,都想早點結束這該死的搜尋任務,儘快趕回錨地,去過一個愜意的節日。
艦隊中的“益士比”號,是一艘裝有9門火炮,航速11節,排水量470噸的小型炮艦。
此次任務,之所以帶上這艘小艦出航,就是要利用其吃水淺的特點,遂行淺水地帶的偵查和作戰。
而當兩江艦隊初發現法艦時,“益士比”號剛好從附近岸邊,執行完任務返回。正靠在旗艦“杜居土路因”號近旁,彙報情況。
相對而言,排水量3,500噸,航速155節,裝有大小火炮20門,和兩具魚雷發射管的“杜居土路因”號,身形巨大。
將嬌小的“益士比”號,遮擋在外側,才讓兩江艦隊的了望哨,最初以為隻有三艘法艦。
法軍所處的位置,相對靠近外海,背景清晰,易於辨認。而兩江艦隊則相對處於海岸一側,不易被發覺。
再加上散漫的情緒作祟,因此當法軍發現兩江艦隊時,對方已經調整完隊形,正向他們撲來。
麵對如同從天而降一般出現的,這麼一支強大的艦隊。法國人不禁有些茫然,隨後又變成了慌亂。
這幾艘法國軍艦,是從馬祖出發的,在海上已經獨自轉悠了一天多了。
也就是說,在那個無線電報還未被發明的年代,他們並不知曉兩江已經對法國宣戰了。
不過,儘管此前一直鬆懈,又對兩江艦隊殺氣騰騰的衝向自己感到迷惑,但軍人的本能,還是讓法國人迅速的調動了起來。
法軍旗艦打出旗語,命令各艦從搜索隊形轉換為戰鬥隊形,並將航速提升至10節,做好戰鬥準備。
同時法艦,還不斷的向兩江艦隊發出信號,詢問對方的目的。
可是沒人搭理他們。有的,隻是繼續的快速逼近。
如此一來,雖無答複,但法國人也能明白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了。
當雙方間的距離被拉近至5,000碼時,兩江艦隊再次修改了航向。
航行在最前方的“太平”號,向左調整航路,朝著法國艦隊前方,橫切了過去,試圖搶占“t”字陣位。
身後的其餘各艦,也都跟隨前艦掛出的旗令,依次轉向。
雙方間的距離,被繼續縮短。
“4,500碼!”
“4,000碼!”
“3,500碼!”
當測距官報告間距3,000碼時,開炮的命令下達,“太平”號的火炮終於發出了怒吼。
霞浦以東海戰,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