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北澎湖嶼,位於基隆以北偏東約30餘海裡處,是一座由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小島。
為了對基隆港灣進行抵近偵察,又方便在主力艦隊到來後會合,方文光選定了這個標識物的附近海麵,作為艦隊的臨時錨地。
不過在離開基隆外海時,兩江第二戰隊並沒有直接駛往北澎湖嶼。
而是為了迷惑敵人,進行了佯動。先取西向,似要退往淡水方向。直到法軍警戒艦已遠離視野後,才重新調整航向,前往真正的目的地。
你彆說,這麼做還是起到了效果的。
兩艘法國警戒艦“德斯丹”號和“尼埃利”號,並沒有敢於太遠離基隆。這也是之前孤拔在部署任務時,對他們的要求。
等到利士比帶隊與警戒艦彙合後,了解到了對方是五艘小型巡洋艦。
擁有兩艘裝甲巡洋艦的利士比,認為己方實力明顯占優。便率領五艘法艦,向第二戰隊離去的方向追去。
可法國人一直追到了滬尾,也未再發現兩江的戰艦。失望之餘,也隻得無功而返的回到了基隆。
讓法國人沒有料到的是,他們原本以為離去了的兩江第二戰隊,在這天黃昏前約2個小時的時候,又再次從西北而來,出現在基隆外海。
這一次,他們還直接衝向了警戒的法艦,與當值的“梭尼”號和“維拉”號,發生了短暫交火。
而當法艦主力出港應戰後,第二戰隊又再次向西退去。並憑借整體航速快的優勢,擺脫了法軍的追擊。
同樣的事情,在第二天的上午和傍晚,又分彆發生。第二戰隊屢次襲擾,攪得法國人不勝其煩。
到了31日晚間,當第二戰隊返回到北澎湖嶼錨地時,發現負責聯絡的“鬆江”號已經等在那裡,還帶來了後方最新的命令。
“鬆江”號在川石島,通過電報將第二戰隊的情況進行了彙報。
兩江那邊也通知他們,將派出主力艦隊到北澎湖嶼同他們會合。一同對付法國艦隊,尋求決戰。
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後,第二戰隊上下群情振奮。眾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
方文光的內心裡也很興奮,但作為戰隊的指揮官,他在麵上還要表現出冷靜。而且也需要他能夠冷靜下來。
他召集各艦長,聚到“雲漢”號上開會。要求各艦抓緊時間進行整備,做好大戰前的各項準備。
1885年的第一天,按照大清曆,是光緒十年冬月十六日。
這一日上午,第二戰隊並沒有如前兩日那樣,前去騷擾法國人。
到了下午,見到屬下們都已經預備得差不多了,甚至很多人有些無所事事。
又想著在艦隊主力到達前,能再去探察一下法國人的情況。方文光決定,全隊起錨,前往基隆灣。
這一次,他們選擇了與以往不同的路線,從東方靠近。
完成繞行的航程後,第二戰隊迎著偏西的太陽,以10節航速,呈單縱隊航向基隆灣。
沒過多久,在隊列最前方的旗艦“雲漢”號上,已經可以遙見到港灣北側的大雞籠嶼。
方文光下令,艦隊正對著大雞籠嶼,繼續前進。並且要求各觀察哨位,密切關注海麵上的情況。
又航行了十分鐘左右時,突然有哨兵發出了警報,在左前方發現艦船,而且數量很多。
方文光聞訊,急忙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透過鏡片他看到,從西南方,太陽與陸地共築的光影當中,果然有多艘艦船正向他們衝來。
這數量,這位置,無疑是法艦!
“糟糕!大意了!”他暗道一聲,隨即發布命令,調整航向並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