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毀最嚴重的,當屬“揚州”號了。而且是很嚴重!
“揚州”號水線處的大洞,已經很難堵上了。隨著海水不斷的湧入,該艦左傾愈發嚴重。
為了防止傾覆,隻能向其他艙室注水,以維持平衡。後來動力係統也逐漸停止了運作,失去航速的“揚州”號,無助的漂浮在海麵上,看著讓人心痛。
此時艙麵的火勢雖已被控製,但對挽回該艦並無太大的幫助。
考慮到當下所處的位置,距離基隆並不太遠,法艦隨時可以再次發動攻擊。
而“揚州”號的情況又過於凶險,難以拖拽。最終隻能,忍痛棄艦。
在將“揚州”號上的人員和重要物資,轉移至彆艦後,由“北辰”號向其發射了魚雷,將其送入了海底。
“揚州”號也成為兩江海軍損失的第一艘戰艦。艦上的官兵在此戰中,傷亡了近百人!包括在指揮戰鬥時,被彈片擊中後陣亡的艦長。
為了搶救受損的戰艦,第二戰隊在法艦離開後,又於交戰海域逗留了數個小時。
當他們重新起航駛向北澎湖嶼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在剩餘的五艘戰艦上,官兵們的情緒都有些低落。特彆是方文光,和“揚州”號幸存的艦員們。
而當他們到達北澎湖嶼錨地後沒多久時,哨艦的了望哨發出的警報,又瞬間衝散了眾人的消沉。
“正北偏西方向,有艦船編隊正在靠近。是輪船!數量不明!”
這樣的消息,無疑給剛剛經過了一場激烈戰鬥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驚。
是法國艦隊嗎?他們怎麼從北麵繞來了?難道是我方的戰艦麼?
不管怎樣,以第二戰隊目前的狀態,在黑夜中遇見未知船隊,都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各艦在旗艦的指揮下,迅速起錨並展開戰鬥隊形,對著來艦的方向,緊張的戒備著。
直到雙方靠近,並識彆了身份後,才知道這是虛驚一場。
新來的艦隊,不是彆人,正是兩江海軍的主力,由六艘戰艦組成的第一戰隊。
其成員有,四艘鐵甲艦“鷹揚”號、“如雲”號、“玄鳥”和“白駒”號,兩艘巡洋艦“池州”號和“寧國”號。
他們之所以在此時到達,是因為兩江那邊在得到“鬆江”號發回的情報後,擔心第二戰隊獨自麵對法軍主力,會出現不利。
又考慮到,已經知曉了法軍在閩台海域的整體實力,兩江海軍便決定,不再受維修中的“太平”號和“鳳陽”號的工程進度製約。
而是直接派出原主力艦隊的餘下六艦,組成第一戰隊,迅速前往預定地域,與第二戰隊會合。
於是,在海軍上將吳山的率領下,第一戰隊在1884年12月31日淩晨出發,一路急行,終於在此刻趕到了北澎湖嶼。
當雄壯的鐵甲艦,被探照燈的光柱照亮時,望著己方主力戰艦威武霸氣的身影,第二戰隊的官兵們都歡呼了起來。
而很多“揚州”號上的幸存者,此時則如同見到了久彆的親人一樣,流下了感傷的眼淚。
主力既然已到,那明日就該是複仇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