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知道,陳家人和其他人並無區彆,都是兩江的子民。沒什麼特殊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謀劃好方略,讓我兩江的子弟們少流些血,少些犧牲。這才不枉你們這些為將者的本分!”
聽到他的話後,在場的陸海將領們一同起身直立,齊聲高道“遵命”!
經過重新規劃,調整部署後,兩江提高了向越境派兵的速度。
在陸上,更多的隊伍加緊開往廣西邊境。同時已集結於龍州的軍隊,開始分兩路向前推進。
其中第六團、第一炮團和第一工兵營近七千人,向西南進至鎮南關背後,約四十裡處的憑祥州。
第七團和第四騎兵營共四千八百人,向西經水口關進入越南境內,駐於高平。準備待後援到達後,以此為根據地向越南縱深發展。
與此同時,兩江也開始從海上向越南周邊運兵。他們選取進入越南之前作為跳板的地方,是雷州半島。
為此,林東方專赴廣州,與張之洞手下人簽署了《雷州借地章程》。其主要內容有。
一,兩江總督與兩廣總督商定,兩江借用雷州半島東側地方,用作駐防及屯兵,以應戰事之備。
二,借用地域包括,東起高州府平城江西岸,北至遂溪,南至錦囊。上述各點之間海灣海麵及島嶼,和由海岸向內三十裡陸上區域。
三,借地期限為十五年,每年兩江需支付關銀二十五萬兩,以為用地費用。
四,借地範圍內,一切事物皆由兩江管轄治理,兩江亦可依據需要實施建設。
五,兩廣應確保借地周邊,高州、雷州和瓊州三府域內局麵平穩,無危害借地之事由。此三府亦為兩江關注區域,如有必要可乾預防務。
《雷州借地章程》是兩江自治以後,依據《兩江地方自治約章》與大清內部省份訂立的第一份約章,意義重大。
兩江也由此獲得了,麵向南海的重要基地。
張之洞則憑借此章程,以及其他議定,促成兩江大舉進兵兩廣,全麵介入越南戰事。還因此鞏固了廣東海防,並獲得一筆額外的經費。
雙方可謂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而在此章程訂立之前,兩江就已經開始了,向雷州運輸部隊。
由於已經掃除了法國遠東艦隊主力,取得了製海權的兩江軍隊,得以大張旗鼓的開展海運。
第一批就動用了運輸船隻近二十艘,載運了一萬多人員和各類物資。
海軍中將江伯忠,指揮“如雲”號、“玄鳥”號、“太平”號、“鳳陽”號、“廬山”號和“玉華山”號六艘戰艦,為運輸船隊護航。
幾天後,已經晉升為中將的楊雲昌,又帶領“鷹揚”號、“白駒”號、“寧國”號、“池州”號、“洪澤湖”號和“駱馬湖”號六艦,護送了第二批船隊前來。
到了2月初,兩江到達雷州的陸上部隊,已近兩萬人。而在廣西至越南一線,也集結了兩萬五千餘人。
隨著法軍對清軍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兵力已經大增的兩江軍隊也將與其展開正麵交鋒。
越南戰場上,雙方間大規模的作戰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