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兩江軍隊即將在越南開展的作戰,注定將是以陸戰為主的。
在此前,兩江海軍憑借著戰艦性能的優勢,剛剛“欺淩”了法國遠東艦隊。那麼陸上兩方在裝備上的對比,又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自商團初創以來,幾十年間兩江軍隊在槍械上多從美國引進,也涉獵西歐國家生產的先進裝備。
但總是依靠進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會受各種其他因素,存在影響供給的隱患。
為此兩江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對使用量較大的裝備,購買技術引進自造。以此既能保障自給,又可培養自家的生產能力。
而到了前些年時,這種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由於美國對華人的歧視政策,導致了兩江對美關係的冷淡。也使得兩江從美采購的大幅萎縮,甚至斷絕。這裡麵就包括了武器裝備。
此事件也為兩江軍工發展,了重大的轉機。
為了今後能夠徹底擺脫受製於人境況,兩江的軍方由此加速了,以自行研發武器為製式裝備的進程。
其中單兵步槍裝備,選用由上海軍械廠設計生產的光緒七年型步槍,替換了原有引進的型號相對繁雜的各型槍支。
該型步槍,參考了兩江曾采購過的,西方多款優秀槍械,因此具有“後發優勢”。
這些被比較借鑒過的槍型包括,馬蒂尼亨利式e71型,斯普林菲爾德式1873型,以及法軍使用的格拉斯式等步槍。
由於兩江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非步兵單位,仍然大量裝備有,引進生產的溫切斯特式1873型來複槍。
為便於彈藥統一供應,上海式光緒七年型步槍也選取了,與美式槍相同的點44口徑,使用金屬彈殼槍彈。
該槍長1277厘米,槍重4公斤,有效射程超過750米。
采用旋轉後拉栓動式槍機,單發裝填,每分鐘射速10至15發。並配有刀身長23英寸的劍型刺刀。
光緒七年型步槍的性能,總的來說算是中規中矩。
儘管不久後,隨著無煙火藥和小口徑連發步槍的普及,光緒七年型也終將被新式槍械所取代。
但至少在其裝備的十餘年間,成為兩江軍隊重要的武力支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還在其他武裝手中,獲得了更長的應用時間。
兩江軍隊使用的另一款單兵裝備,是在世界軍火市場上聲名遠播的溫切斯特式1873型杠杆式來複槍。
這款美式槍,由於兩江較早的引進了生產,因此裝備數量很大。被廣泛用於騎兵製式,炮兵和工兵等兵種自衛,以及各突擊兵種單位。
1873型槍采用杠杆循環運轉,15發管狀彈倉,有效射程400米。槍長493英寸,點44口徑,槍重95磅,初速每秒1,100英尺。
在速射支援武器方麵,與海軍大量裝備霍奇基斯式37毫米旋轉機關炮不同,兩江陸軍普遍使用的是加特林式機關炮。
而且因為兩江很早就購買了專利,已經可以完全自行生產這種武器,並且衍生出很多型號。
其中陸軍最常用的,是十管點44口徑的光緒三年型,和六管點七九口徑的光緒五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