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法軍慘敗於北圻的消息,一經擴散就引起了各方的強烈反響。
大清朝野對於兩江軍隊不管是在海上還是陸地,接二連三所取得的勝利,感到既振奮又驚奇,其中還交織著許多各式各樣的複雜感覺。
反觀清軍,無論是久負盛名的淮軍、湘軍和船政水師,還是綠營軍,或新組建起來的地方練勇。表現都不能儘如人意,甚至是不堪一擊。
正所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一番對比下形成的巨大反差,也引起了大清各階層有識之士,深深的思索。還使得民間的情緒有所轉變,大清國內的離心力也逐漸增強。
而對於本是旁觀者的,東西方大小國家來說。這場由清法之間,轉變為江法之間的戰爭。其進程和走向,則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
原本隻圖看看熱鬨,並懷有趁火打劫心思的列強們,出於各自的利益考慮,眼下已不再希望這場戰爭繼續下去了。
同時,他們震驚於兩江的成長。並可以預見到,因為這支新興勢力的崛起,遠東地區必將會出現嶄新的格局。
在變局即將到來之前,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開始考慮起,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麵對了。
相對於他們而言,那些弱勢的國家,如緬甸、暹羅、日本等,則更多的是看到了希望或機遇。
儘管他們由此而生的憧憬,距離邁出第一步都還有著不小的距離,但畢竟已經有了一個全新的標榜擺在了那裡,可以借鑒或試圖去倚靠。
作為這場戰爭的當事方之一,法國現在要麵對的,就要比其他勢力更為直接,更為緊迫了。
因為法軍連續失利,讓其在越南的力量大為受損。
而越南人,以及他們的阮氏朝廷,卻借著法軍的頹勢掀起了一輪輪的反抗熱潮。遍及南圻,安南,還有北圻的南部地區。
這讓法國人更是陷入了疲於應對的困境,力量也進一步被分散,無形中削弱了法軍在紅河沿線的防禦。
在法國國內,接連的敗績,讓剛剛上台不久的布裡鬆內閣,處在了風口浪尖。
雖然很多責任可以推到已經倒台的茹費理內閣頭上,使得新政府暫時可以避免被彈劾的危機。
但越南現在的局麵,隨時都會加劇惡化。等到那時,就再找不到推脫的對象了,新內閣也難保不會步前一屆的後塵,弄得灰頭土臉。
既然經過反複考慮之後,法國政府還是不願意以削弱本土和地中海的力量為代價,大規模的增兵越南。
那麼想要打破那裡的困局,就隻能及時止損,早日終結戰端。因而和談再次被提到了台前。
法國人注意到,儘管兩江海軍在南海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但除了早期的巡洋作戰外,他們從未向南圻和安南,甚至是紅河口以南地區發動過襲擊。
已經寄希望於和平解決的法國人,自然而然的將其理解為,這是兩江軍有意識的克製了軍事行動的範圍。
在法國人的眼中,兩江這種不願擴大戰事的行為,讓他們看到了和談的機遇。
經過一番試探之後,4月初,法國駐天津領事——這是眼下法國留在大清國內唯一的外交人員——趕到了上海,與兩江的代表林東方開始了正麵接觸。
對於兩江來說,也是希望能夠在有利的條件下,儘快結束這場戰事。
儘管自參戰以來,兩江的陸海軍在大多數的戰鬥中,都取得了勝利。但戰爭的負擔和犧牲,也是很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