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中間人的說和下,雙方定下將各自派出全權代表,前往加爾各答進行新一輪的和談。
而在此之前的4月30日,兩江第一軍在北圻發起了進攻山西的戰役。並在兩天內將其攻克,殲滅守城法軍約四千人。
受此影響,早已孤立被圍的宣光法軍,於5月5日宣布投降。
至此,在越南馬河以北的地區,除了尼格裡率領的近萬名法軍困守河內外,餘下地區皆被兩江軍隊所控製。
江法雙方代表在加爾各答的談判,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始了。
兩江派出的全權代表,依然是外務司司長林東方。
法國方麵的全權代表,則是外交部長弗雷西內。
由於在此前的談判中,雙方的要價相去甚遠。此番再晤,必將會是一場艱苦的針尖麥芒之爭。
和談是在大英駐印度的總督,弗雷德裡克?布萊克伍德的主持下召開的。
果然,第一天剛見麵時,弗雷西內就向林東方提出了抗議。強烈抗議兩江軍隊在談判前,於山西發動的進攻行動,是極其無誠意的表現。
而林東方對此嗤之以鼻的態度,更是把對方氣得夠嗆。
接下來數日,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戰,對各自的要求不斷的堅守和討價還價。
在布萊克伍德的勸說下,兩江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將要求法國退出越南,改為了退出北圻。
但弗雷西內仍然不能接受,說目前河內還在法軍手中,因此法國完全退出北圻是不可能的。法方讓步的最大限度,是放棄紅河以北的地域。
他還叫囂著,兩江休想在談判桌上,獲得任何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由此,林東方認定了,不再給些更深刻的教訓,對方是絕對不會低頭服軟的。也就不可能實現,兩江既定的談判目標。
於是他向後方發報,建議為了配合談判,兩江軍隊應在戰場上取得新的重大戰果。最好是攻下河內,或是能夠占領馬河以南的某塊重要地區。
根據這一情況,陳經恬等人進行了認真的研究。
考慮到河內的法軍人數較多,且是作困獸鬥。若對其實施殲滅,估計要付出較大的代價。還是應該以圍困為上。
因此他們將發起新攻勢的方向,選定在了南邊。
兩江軍隊為了此次行動,調集了重兵。共投入了第二師、第一旅和海軍陸戰隊的主力,共計三萬三千餘人。並由海軍第一戰隊予以配合。
作戰的目標是攻占馬河南岸的重鎮清化,還要力求儘可能多的,對法軍有生力量進行殲滅。
這場戰役,從打響至基本結束,用了不過五天的時間。
由陸軍從馬河上遊南渡後,向東南發起攻擊。海軍陸戰隊則在艦炮的掩護下,於岑山登陸後往西進攻。
經過幾天的激戰後,兩江軍隊占領了清化,及其周邊向南20餘公裡的地方。聚集在那裡的法軍被擊潰,傷亡和被俘共計四千餘人。
法軍再敗的消息傳至加爾各答,不管是弗雷西內還是布萊克伍德,都受到很大震動。
在此情況下,法國人也隻能低下頭來,重新考慮他們的談判條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