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儘管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通過一場與法國間的戰爭,兩江還是贏得了不少的利益。
其中看起來最為顯著的,便是兩江新得到的北圻地區。
其範圍包括,越南阮朝原本設置的北方十六省,外加馬河北岸區域。麵積約115萬平方公裡,與江蘇省相當。
這塊地域的取得,擴展了華夏在南疆的防禦縱深。為兩廣和雲南的東南方,樹立起了一道外圍屏障,使得大清也成為了實際上的受益者。
對於兩江來說,新土地的意義肯定不隻限於這些的。這塊暫時還屬於“飛地”的獲得,也將在那個方向上衍生出更多的利益。
此為後話,且先不提。
當然,為了加強對北圻的管理,陳濟懷得做出不少的安排。
他將整個北圻依照內地一省的模式,重新設置了各級行政管轄,為其選派官員。並將河內定為北圻的省治所在。
還打破了原有的政區劃分,把北圻重新分為八個府。包括,河內府、諒山府、高平府、宣光府、海陽府、寧平府、安沛府和山蘿府。
而對於另一塊新領地,雷州,陳濟懷定下的管理方式則比較特殊。
因為那個地方,兩江準備將其用作海軍的南方核心基地。所以在行政管轄上,也要服務於這個目的。
故而,雖然級彆上的設置與府相同,但雷州在管轄上卻如同一個特區或直轄市,是直屬於兩江總督府的。
兩江戰勝法國,並取得了諸多的戰果,這也給大清朝廷上下帶來了很大的觸動。
暫且拋開彆的想法不提,單論起這場戰爭的起因,從名義上來說是兩江應清廷的詔令而從征。
既然如此,人家還打了個令國人揚眉吐氣的大勝仗,那朝廷是不是也得做些表示呢?
關於這個問題,在京城裡自然又是好一番爭論。
可不論怎麼爭論,也不管樂不樂意,該做的表示是必然要有的,除非大清是打算徹底放棄對兩江的宗主地位。
於是,在兩江的第一批軍隊剛剛撤回的第二天,清廷便發出上諭,對陳濟懷頒下了恩賞。
以其統領兩江有方,所部抗擊法軍用功,賜封一等靖遠伯爵位,世襲罔替。並加太子太保銜,賞戴雙眼花翎,賜黃馬褂。
在詔書中,還命陳濟懷開列出有功之將領,朝廷在核準後也將另予封賞。
清廷鉚了好大的勁,卻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
他們以為這些個“厚賞”,就能過關。可如今陳濟懷以及兩江上下,怎會在乎朝廷的這些空頭爵位。
不久,陳濟懷的“謝恩”折子就遞到了京城。與之一道呈上的另一份奏疏,可是讓朝廷裡的佛爺和老爺們,氣得半死。
陳濟懷交上來的,是需要朝廷來報銷的,兩江在此戰中耗費的軍費金額,還有對一萬多名傷亡將士的撫恤申請。
在這份折子中,僅列出的軍費奏銷數額,就超過了庫銀兩千八百萬兩。這已經接近大清全域,當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其實如今大清的財政收入,不過就是個名義上的數字。其中很多錢,朝廷是根本拿不到手的,比如兩江實現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