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朝廷為了越南的事情,甭管有沒有建樹,也還是投入了不少力量的。
在兩廣、雲南和福建等地的陸海用兵,已經耗費了大清超過一千萬兩的軍費。這個窟窿還要舉債來填補呢,哪還有錢給兩江報銷啊!
清廷囊中羞澀,陳濟懷也沒有落井下石,很適時地送上了“備選方案”。
朝廷不是沒錢麼,可以拿兩江的歲貢供進行分期抵墊,當然利息還是要算的。
此外,兩江與南海間的交通,需要有港口來中轉。若朝廷允準,兩江打算選用舟山和基隆兩處,其用地費額亦可抵用。
還有,兩江此番勝仗,擊敗了西洋強邦,殊為不易。故請以得勝之師入京,行獻俘大禮,並行校閱操演,以揚天朝雄威,震懾列國。
在清廷的眼中,陳濟懷的奏請分明就是勒索。所謂“獻俘”、“校閱”,更是赤裸裸的威脅!真是可惡至極,可恨至極!
可朝廷對此又有什麼辦法呢,人家的要求至少在明麵上看,也是挺合理的呀!
無奈之下,京裡麵隻得以軍機處的名義先回複陳濟懷,以作安撫。
稱其要求以歲供和地租抵費之事,並無不可,朝廷不日就會降詔允準。
至於獻俘、校閱之禮,眼下戰事剛定,還是應以避免勞民傷財為先,切切毋庸辦理。
見目的已經達到,陳濟懷也自然是“遵從”中樞的意見,不再安排軍隊北上。
幾日後,對於已經作出的承諾,朝廷用詔書進行了兌現。
稱,前者兩江陸、水師將士,為國與法軍交戰,得勝並多有損傷,忠勇且著實可嘉,朝廷因之甚慰。
為示獎賚、撫恤,朝廷特恩準免去兩江歲獻六載。另撥租舟山、基隆兩處,給兩江使用,其租費亦為賞免。
並著閩浙總督曾國荃,與兩江商議租地事宜,具體妥為辦理。
曾國荃接詔後,也是十分窩火。暗罵清廷無能,無力應付強藩,卻要從他的地盤上作找補。
可曾九爺還是沒有陳家的底氣和實力,再不樂意,最後也隻得奉旨。
於是不久後,兩江總督與閩浙總督的代表,便議定了《舟山和基隆用地章程》,其主要內容包括。
兩江總督與閩浙總督依照朝廷旨意商定,將舟山列島和基隆港灣租與兩江使用。租地期限為二十年,租金奉朝廷恩旨予以免除。
租地範圍及周邊海域,在租期內皆由兩江管轄治理,兩江亦可依據需要實施建設。
卻說陳濟懷向清廷索要舟山和基隆,其用意在大的方麵上與雷州相似,但也都有各自的緣由。
其中得到舟山,有屏護上海外圍的目的,也包含了就近護佑象山的考量。
而基隆則確實可以作為南接雷州的重要海上中轉。此外,陳濟懷還看上了那裡的煤礦。
當然,在北圻的錦普,煤資源更是十分豐富。那裡的露天煤場,開采十分方便,所產的還是優質的無煙煤。
如今兩江在占有了這些礦區之後,至少日後在能源方麵是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