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在光緒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初夏之間,北洋艦隊的一番南巡中,發生了許多故事。
彆的不論,單說在造訪兩江的一個多月中,所見所聞令北洋官兵們感觸頗多。
兩江的海軍,讓他們豔羨和欽服。兩江的氣象,更是讓他們感到震驚,並生出澎湃心潮。
防衛軍海軍這邊,當然沒時間去琢磨彆人的想法。修訂後用時五年的艦隊擴充計劃,才是他們眼下要全力以赴去完成的當務之急。
根據這個計劃,兩江要在光緒十九年底以前,再新購造兩艘鐵甲艦,兩艘一等巡洋艦,十艘二等巡洋艦,和若乾艘雷擊艦艇。
這項耗資數千萬元的造艦計劃,在經過一番設計和籌備之後,大規模的推進始於光緒十六年初。
在計劃的大中型戰艦之中,最先啟建的,是一型二等巡洋艦,兩艘“江寧”級防護巡洋艦。
此前新近從英國引進的兩型巡洋艦,皆屬當前最先進的艦型,這為兩江帶來了最新的海軍技術。
儘快吸收並掌握這些技術,也成為了防衛軍海軍的重要任務。
1890年4月至1892年10月間建造的,“江寧”號和“雷州”號兩艘同型姊妹艦,就是以“疾風”級為基礎設計建造的。
兩艦分彆由通州和雷州兩家海軍造船廠,各承建一艘。在建造中,采用了大量從英國進口的裝備,並得到了英國廠商的協助。
該級艦也成為兩江自行建造的,第一型防護巡洋艦,單艦造價約合171萬英鎊,每艦編有官兵255人。
由於建造技術等因素,“江寧”級在尺寸上較原型艦有所放大。鋼質的艦體全長1027米,寬123米,吃水52米,正常排水量3,050噸。
船型則改為兩江熟悉的長艏樓樣式,衝角艏,雙桅杆雙煙囪的布局。其他樣貌,皆與“疾風”級相似。
主炮的布置也基本一致,采用10門進口的阿姆斯特朗式40倍徑47英寸速射炮,艏樓頂甲板和艉甲板中線各設一門,其餘8門分置在兩舷及耳台上。
副炮改用10門光緒十一年型霍奇基斯式40倍徑57毫米速射炮,和8門光緒十六年型35倍徑37毫米單裝速射炮。
艦艏和兩舷各裝有一具14英寸魚雷發射管。
動力係統也是從英國進口的,配置和功率指標皆與母型一致,設計航速為205節。煤艙滿載情況下,以10節經濟航速可續航5,500海裡。
在防護方麵,“江寧”級的穹甲縱貫全艦,采用均質鋼裝甲,其平坦部分的厚度為1英寸,傾斜部分為3英寸。
前指揮塔有4英寸厚的鋼甲,頂部還有橫跨艦身的飛橋。主炮炮盾也是4英寸厚,艦體水下部分有完整的雙層底結構,並有水密隔艙設計。
在完成了“江寧”級的設計後,兩江又以幾乎相同的方式,仿造引進的“至柔”級巡洋艦,設計了兩江自建的第一型裝甲巡洋艦。
這型艦也是兩艘,分彆命名為“江蘇”號和“交趾”號,建成後被列為一等巡洋艦。
“江蘇”級兩艦,仍由海軍的通州和雷州兩造船廠,各建一艘。於1890年10月至1894年1月間建造,單艦造價合319萬英鎊。
該級艦在各方麵與原型艦都十分相似,采用平甲板船型,衝角艏,雙桅杆雙煙囪的艙麵布局,高乾舷。
艦體全長997米,寬169米,吃水65米,正常排水量5,600噸,略大於母型。
動力係統與母型相同,設計航速為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