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清廷的格局_開篇激戰1860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開篇激戰1860 > 第185章 清廷的格局

第185章 清廷的格局(1 / 1)

開篇激戰1860!

其實就在李鴻章和北洋各將領,豔羨兩江新艦的同時,防衛軍的官兵們也在暗自中審視著北洋艦隊的表現。

與過去相比,雖然從外在上看,北洋海軍並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但在內行者細致的觀察下,還是能夠看出不少異樣的端倪。

究其緣由,恐怕要與一年前北洋海軍總教習,琅威理的離開有關。

琅威理本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名下級軍官,因曾管帶護送大清從英國購買的軍艦,而被李鴻章等人認識。

北洋初建水師時,李鴻章在物色主將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出於便於日後掌控,而選擇了不懂海軍事務的丁汝昌。

因此,為了協助丁汝昌開展工作,李鴻章還需要為其選派一名懂專業的幫手。

而這樣的人物,若能自北洋師從的英國皇家海軍中聘得,則是最好不過了。

出於此前的良好印象,也是英國駐清公使的極力推薦和促成,琅威理得以中選,並數度加入北洋陣中。

因其最後一次受聘於北洋時,已經在英軍中升為中校。大清也相應的提升了給他的頭銜,為“副提督銜北洋海軍總查”。

隻不過在清廷諸人的眼中,這就是一個榮譽性質的虛銜。

在心裡麵,他們隻把琅威理視為“客卿”。除了表麵上的尊重以外,誰也沒把他的“副提督”銜真當回事兒。

琅威理到來後,還是對北洋海軍的操練傾注了大量心血的,表現出了很強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

他治軍嚴明,使得北洋風紀嚴肅,並保持了很高的訓練水平,一時令列國刮目相看。

其嚴格的作風,以致軍中流傳“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說法。

然而因其是洋員的身份,華洋之間難以言說的成見,也讓他與北洋海軍中閩籍將領之間,產生了很深的矛盾。

而在上一年發生的“撤旗事件”,讓這種矛盾達到了。

事後,琅威理上書李鴻章討要說法。固執於“權自我操”的李中堂,則完全偏袒劉步蟾等閩籍將領,致使琅威理怒而去職。

英國也因此對大清十分不滿,宣布召回其他在北洋的英國人員,並不再接納清廷選派的海軍留學生。雙方之間的海軍合作,就此轉入低潮。

琅威理的離開,破壞了北洋海軍內部的權力平衡。丁汝昌失去了這個得力幫手後,再難駕馭那些桀驁不馴的閩籍下屬。

北洋海軍在失去了嚴厲的教習後,訓練和軍紀也日漸下滑,逐漸為舊式的官場惡習所侵染,日後終受其困。

可眼下,這些情形尚未昭彰,至少李鴻章是看不出來的,還因北洋海軍現有的成就而感到沾沾自喜。

作為外人,兩江的海軍將領們雖已能察覺一二,卻也不會拿這些看似捕風捉影之事,向李中堂陳述。

而在結束了旅順的各項巡閱後,李鴻章又把巡視的活動轉往山東各口。

直到近十日後才返回天津,結束了這場北洋海軍成軍後的第一次大校閱。

在此期間,陳濟懷的特使秘密的拜會了李中堂。

所為之事,是就沙俄近期的舉動,探聽李大人的態度,並且期望能夠共同加以應對。

然而,很遺憾的是,作為官場老將,李鴻章表現得滴水不漏。既對兩江的建議不置可否,又稱如何對待沙俄還得依照朝廷的旨意行事。

北洋方麵如此作態,讓陳濟懷等人很是不爽。在此後又數次試探無果後,便徹底放棄了與其聯合之念。

日後之事暫且不提,卻說李中堂在此番海上校閱結束後,心中仍是意猶未儘。他在上奏朝廷,彙報巡閱情況的奏折中說

“自經此次校閱之後,惟當益加申儆,以期日進精強,庶無負醇賢親王曆年締造之苦心,仰副聖明慎重海防,建威銷萌,力圖自強之至意。”

而朝廷給他的複旨,也儘是勉力和褒獎之意。

然而,令誌得意滿的李中堂沒能料到的是,緊接著從朝廷傳來的消息便是,大清進口船炮軍火的活動要從此暫停兩年!

這份外購軍火的禁令,徹底扼住了北洋海軍發展的命脈,而其始作俑者就是戶部尚書翁同龢。

數日前,還在李鴻章風塵仆仆的巡閱北洋之際,戶部上奏以“部庫空虛,海疆無事”為名,建議北洋和船政暫停購買外洋槍炮、船隻和機器兩年,所省價銀解部充餉。

而光緒皇帝則馬上對這份奏折中的提議,予以了批準。

翁同龢作為大清連續兩位皇帝的帝師,在光緒親政後,已經成為了朝中的重臣。皇帝對他極為信任,對之所議也是言聽計從。

由此,本就是朝中保守正統士大夫魁首的翁同龢,已然具備了掌控朝局的能力。

而其本人的格局,也就決定了大清朝廷的氣度,和麵對時局變化時的應對方略。

翁同龢其人,還素來對洋務反感,並與李鴻章關係不睦。對於北洋海軍事業,也是掣肘使絆,小動作不斷。

這一點,在奕譞死後更為明顯,終至此“自廢武功”之舉。

不僅使得大清的海軍發展由此裹足不前,甚至已近葬送了此前投入的數千萬巨帑和十餘年的心血。

其實奕譞之死,對於清廷來說,與琅威理的離開對於北洋海軍而言,有異曲同工之處。

若說奕譞,因其謹慎和恭順,還是很受慈禧太後器重的。而且其與李鴻章也建立了不錯的交情,成為北洋在朝中重要的支持者。

然而他的突然離世,讓身在深宮中的慈禧,在朝中失去了得力的外援和倚靠,也缺少了能夠羈縻光緒皇帝的法寶,可以說是內外失據。

這讓親政後的光緒,在翁同龢等人的慫恿和扶持下,漸漸尋求自立。終在朝中形成了帝黨和後黨之爭,為日後大清的朝局埋下諸多隱患。

同時被視為後黨羽翼的李鴻章,也在缺少了奕譞這個與慈禧聯絡的中間環節後,如同失去了朝中的靠山。

軍火停購之事,便是在清廷內部這種新權力格局下的產物。

在這其中的某些人,為了黨爭和個人恩怨,而行此阻礙國防發展之舉,不禁令人痛心!


最新小说: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 亂世兵戶發媳婦,開局領娶三罪女 羅趙周向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