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借著與兩江商議,以戰艦代歲獻之事,李鴻章本以為抓住了機遇,得以實現北洋海軍亟待的船炮更新。
誰料這件事情,橫遭政敵的掣肘,又在大清最高權力者們的“無為而治”下,被無限期的拖延了下來,陷入了漫長的擱置狀態。
陳濟懷等兩江眾人,對此倒是不以為意。
因為,隻要有這個紙麵上的“新六遠艦”在,兩江拖欠起歲獻來,就可以“名正言順”了。
等到朝廷什麼時候商量明白了,咱們再接茬跟著研究。對方要是不著急,咱兩江就更不著急了。
如此一來,大清在表麵上不急,兩江是心裡麵不急,卻急壞了一夥局外人。
那就是日本。
其實對於此事,日本純屬是“當局者輕,旁觀者迷”。不過他們之所以“迷”,也是焦急的心情在作祟。
日本在明裡暗裡的,已經與大清進行了多年的軍備競賽。
好容易等到大清自廢武功,北洋海軍發展陷入了停頓,正是日本奮起直追,趁機趕上的好時機。
可就在這麼個當口,卻聽說北洋要從兩江訂造六艘新銳戰艦,還要購入一批新式火炮給老艦換裝。
這個消息對於日本人來說,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令其焦急萬分,他們也迅速對此作出了強烈的反應。
日本政府不斷的通過各種渠道,向兩江提出關切和建議,希望兩江向北洋出售軍艦一事,能夠停辦或者緩辦。
他們甚至還主動提出,可以將議定好的戰艦交易,轉給日本,以彌補因此給兩江帶來的損失。
看著上躥下跳,急得如火上了房的日本人,陳濟懷等人樂開了花兒。真沒想到,幾艘軍艦的生意,竟能引出這般連鎖效應。
看來軍火的買賣,作用在勢力製衡之上,也能產生不錯的效果呢。兩江的精英們,真是從中又學到了一招妙手。
對於陳濟懷等人來說,大清和日本都已經被視作是,東方大棋局中的重要棋子。棋子們有求於,甚至依賴於兩江,自然是件好事。
於是,陳濟懷授意林東方,對日本人進行一番安撫和勸慰。並且告訴他們,北洋購艦之事曲折難料,無需多慮。
還說,若日方仍然有所介懷,兩江亦可為日本海軍建造新式艦隻,以為平衡。
如果確實有意,日本可以報來性能需求,諒以兩江強大的造船能力,定可輕易完成。
對於林東方的解釋,日本方麵將信將疑。至於造艦之事,日本海軍倒是同北洋一樣,抱有了濃厚的興趣。
最後商定,由兩江參照為北洋設計的“安遠”級防護巡洋艦的樣式,也為日本建造兩艘。
其在性能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主要武器全部換為6英寸速射炮。單艦不含武備,造價八十萬兩江元。
由於日方需要解決經費協調的問題,這兩艦直到1892年的春天,才正式下達了訂單。
兩江將這兩艦的建造任務,下包給了浦江造船廠,規定工期為兩年。日方將兩艦分彆命名為“隱岐”號和“天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