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緊鄰穆西河,位於河流入海口附近。
陳祖義來之前,並沒有告知造船的工匠。
當他們出現在船廠門口時,門衛攔在他們身前,不讓進入。
“不能進!三爺有令,非相乾人等,一律不得入內!”
門衛手握長槍,表情嚴肅。
牛二上前,“知道我們是誰嗎?竟敢在此阻攔!”
“哼,我管你是誰,就算是陳家軍的人,也不能進!”
“我是將軍府內務副總管,牛二!我身後的,就是咱們舊港的大將軍!”
牛二喊出“大將軍”三個字時,已經做好了看門衛下跪的準備。
門衛不屑一顧,“呦,嚇唬我是吧?就你還牛二,老子還是馬忠呢!你也彆跟我提大將軍,我們船廠都聽三爺的!”
“不識好歹!”
牛二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正在雙方僵持之際,另一隊人馬出現了。
“賢侄呀!你來船廠也不跟我說一聲?”
三爺聽聞陳祖義上午來了船廠,知道船廠的人比較軸,便匆忙帶人趕了過來。
“三叔,我就過來隨便看看,沒想著驚動您老人家!”
門衛看到三爺到了,趕緊行了一個軍禮。
聽到“賢侄”、“三叔”時,這才發覺不對。
“真是大將軍來了?你……真是牛大總管?”門衛的眼神中寫滿了不可思議。
牛二恨不得鼻孔朝天,“哼,有眼不識泰山!”
門衛趕緊請罪“小的見過大將軍!還請大將軍恕罪!”
陳祖義還未說話,三爺搶先說“賢侄,船廠的人沒有見過你,發生誤會也是正常,你彆在意。”
“三叔,他恪守本職,何罪之有?”
“哈哈哈,好。”三爺仰天大笑,“行了,起來吧,把門打開。”
門衛立即起身,打開了船廠大門。
一番造船的熱鬨景象,映入眼簾。
整個造船廠大約足球場大小,共有三個基坑。
造船時,先依據船身大小,挖出一個基坑,待船造好以後,挖通基坑與河流,船便可以直接出航。
“你看,三艘戰船已經開始動工了,造好以後,將會是整個舊港,最好、最大的戰船!”
三爺神采奕奕,一邊帶著眾人往裡走,一邊跟大家介紹情況。
“祖義,你是第一次過來,三叔就跟你好好講講。”
“這三艘戰船,用料全部都是柚木,五年前從暹羅國(今泰國)運過來的。”
“陰乾了五年時間,我覺得還是不夠,便親自監督工匠們又烘烤了一次。現在木材應該是徹底乾透了,既抗腐蝕,又不容易變形。”
“不是我跟你吹,這船造好後,即使拿著青銅炮轟,也不見得能打穿。”
說著,三爺命手下拿來一塊切割後的廢料。
陳祖義等人互相傳閱了一番。
這木材顏色為淡褐色,質地厚實,厚度超過30公分,陰乾後的硬度也屬上乘。
“另外,這次的船舵有很大變化。”
“之前咱們都用的不平衡舵,使用起來費勁兒還不靈活,我們試了幾次,把平衡舵造出來了!”
“對了,我們還在舵麵上打了許多小孔,這樣轉舵更加省力,還不影響舵的性能,你說神奇不神奇!”
平衡舵,是舵杆軸線位於舵葉中前位置的舵,最早出現在北宋末年。
因為壓力中心點距離舵杆軸線較短,所以所需轉舵力矩也小,後世使用十分廣泛。
至於開孔以後,還不影響使用,主要是水表麵自身張力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這次,我們加上了水密隔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