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陛下,我的手下截獲寶船不假,也曾錯殺大明官兵,這是我的失責。但我已將相關人等正法,並放走了古裡國使者,不曾有殺害使者一事!”
陳祖義大義凜然,這台詞他已排練多遍。
“大明百戶張通清點過,被錯殺的官兵約有一百人,我願賠償六萬金以慰藉將士們的在天之靈!”
聽到“六萬金”,朱棣和鄭和都笑了。
爪哇國西王拿六萬金了事,你陳祖義也想拿六萬金了事?
台下的使者和百官們都震驚了。
區區一個海盜,開口閉口就是六萬金,當海盜這麼掙錢的嗎?
牛二和馬忠也一臉錯愕。
六萬金?怕是把舊港的家底賣光,也湊不出六萬金呐。
事實也是如此。
爪哇國作為西洋大國,西王承諾賠償六萬金後,次年掏空家底,也僅僅湊出一萬金而已。
如果不是朱棣大手一揮,免去了五萬金,怕是爪哇國得立刻破產。
陳祖義的舊港,與爪哇國比也是一個很小的政權。
爪哇國都這麼費勁,陳祖義要湊出這筆錢,基本上不可能。
“哈哈哈,朕堂堂大明皇帝,會與你這西洋海寇做交易?”朱棣越想越覺得好笑,“陳祖義呀陳祖義,沒想到,你還是此等異想天開之徒。”
“陛下,為歸附大明,我早已停止劫掠之事,我要賠給您的六萬金,都將通過貿易得來!”
“哦?”朱棣不信,“莫非,你還學會了點石成金的秘術?”
說罷,朱棣“哈哈哈”大笑起來。
使者們與百官也陪著笑了。
陳祖義待眾人笑過後,接著大喊“陛下!我能指揮船隊,前往古大秦之地,與之通商貿易,定能帶回六萬金!”
大秦,古代中國對於羅馬帝國等地的稱呼。
對於朱棣來說,大秦是千年前的古國,位於何處,國情如何,他並不是很清楚。
朱棣看了看鄭和。
鄭和茫然地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大秦是什麼情況。
朱棣回“陳祖義,你休要在此妖言惑眾!為了活命,你一派胡言,口無遮攔,朕豈會被的妖言所迷惑!”
陳祖義還不甘心,接著說“古大秦一地,豐饒富庶,遍地黃金!陛下如能給我兩年時間,我定能帶回古大秦一地的各國使者。屆時,萬邦來朝,世界將唯陛下為尊!”
朱棣的臉色有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他是奪了侄子的皇位,才當上皇帝,世人都將他作為一個謀朝篡位之徒來看。
永樂皇帝終其一生,都在證明一件事情,即他是一個好皇帝。
萬邦來朝,世界以大明為尊,不正是他的夢想。
陳祖義趁熱打鐵,“陛下,我在西洋多年,山川水文、風土人情皆記在腦中,麵見鄭大人時,曾獻上《西洋海圖》。我敢打賭,我的《西洋海圖》每一處都可能與鄭大人的航海圖相吻合!”
朱棣依然沒有說話。
鄭和向他詳細彙報過相關情況,他雖然知道陳祖義在西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名聲太差,而且殺害使者的行為觸碰到了自己的底線,所以,他並不打算留陳祖義一條性命。
“不要說了!”
“陛下!西洋一帶,不論您要尋誰,我都能替您找到!陛下當真不考慮?”
陳祖義情緒高昂,言語之中透露著真摯。
他明白,隻要說到這裡,朱棣一定會考慮派他去尋找朱允炆。
這樣一來,他們三個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
但一旁的牛二已泣不成聲,“將軍為保我二人性命,屈辱至此,我等心有不甘呐!”
使者們和百官,一同將目光集中在朱棣身上。
他們看得出來,朱棣陷入了沉思。
朱棣在思考,如果派陳祖義去西洋尋找朱允炆,是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允炆和陳祖義,孰輕孰重,那是不言而喻的。
看到朱棣遲遲不語,陳祖義的仇家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