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能被陳祖義的話蒙蔽呀!”舊港國使者丘彥成上前,“此人生性卑劣,毫無信用可言,斷不可因為他一麵之詞,放虎歸山呐!”
這一句話,一下敲醒了朱棣。
“陛下,微臣與陳祖義打交道多年,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您今天若是放了他,日後他定將成為西洋諸國,乃至大明的心腹大患呀!”
占城國使者德華達曼也上前一步,“陛下,陳祖義今天能殺了古裡國使者,明天就能殺了我們呀!到時候,還有誰敢來大明朝貢呢!望陛下三思呀!”
被陳祖義搶過的使者們,這時也都站了出來,齊聲高呼“望陛下三思!”
陳祖義傻了,他本以為自己的話足夠有說服力。
但奈何前身造孽太多,今天這種關鍵的節骨眼上,報應來了。
而且,施進卿給他的栽贓是致命的,此時的他怎麼都洗不清。
朱棣沒有立即下結論。
他問鄭和“陳祖義對於西洋,真的了若指掌?”
鄭和回“回稟陛下,陳祖義能作出《西洋海圖》,能證明他對西洋情況的掌握遠在我之上。”
朱棣又問姚廣孝“大師,您覺得該如何處置陳祖義呢?”
姚廣孝回“陛下,臣隻知道要順應天道,天若要他死,那他必死,天若要他活,誰都殺不了他。”
姚廣孝回答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朱棣若有所思。
他能登上帝位,不靠民心,靠的就是天道。
順天而行,能成千古之事,逆天而行,死無葬身之地。
他看了看群情激昂的使者們,又看了看滿朝百官。
“天道”,“天道”,朱棣口中不斷重複著這兩個字。
陳祖義三人、使者們和百官都在等著朱棣最後的決定。
陳祖義實在太緊張了,黃豆般大小的汗珠從額頭不斷滾落。
他看了眼牛二,牛二都已經哭成一個淚人。
終了,朱棣還是歎了一口氣。
他輕言輕語道“斬了吧~”
是的,兩難選擇中,他還是選擇犧牲陳祖義。
派陳祖義尋找朱允炆,無論找到與否,對他來說都是好事。
但眼下,去年自己剛下詔遷都北平,準備鞏固北方防線。
同時,北伐一事已在醞釀之中。
如果與西洋諸國交惡,自己不僅要在北方麵對蒙古的南侵,還要在東邊海岸線上應對西洋諸國的襲擾。
屆時,自己將腹背受敵。
且不說朱允炆會不會現身,單這腹背受敵的局麵,足以讓大明崩潰。
想到這裡,朱棣便不再猶豫,下了“斬”的命令。
劊子手已等候多時。
他們急不可耐地拔掉三人的亡命牌,高高舉起了砍刀。
牛二哭得更大聲了。
馬忠也留下兩行清淚,大喊道“下輩子,馬忠還願追隨將軍!”
陳祖義的大腦一片空白,自己的穿越生涯,還沒開始,就要這麼結束了嗎?
到頭來,自己還是錯了。
如果換做是前輩,估計會與鄭和大戰一番,或許他們還有活下來的機會。
但,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
陳祖義默默閉上了眼睛,等待命運的審判。
就在陳祖義等待自己人頭落地的時候。
遠處有幾人向刑場疾步而來。
他們一邊跑一邊大喊“古裡國使者卡姆拉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