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沒有辦法,戰戰兢兢應了下來。
他從廠公這裡出來後,又把所有工頭召集起來。
“你們剛剛可都點清楚了,會造回回船帆的還有嗎?”
一眾工頭雖心有怨氣,但也不敢表現出來,齊聲回答“沒了。”
“一個都沒了?再找出來一個就行。”
工頭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吱聲的。
剛剛已經問過船匠們一遍了,再問一遍結果還是一樣的。
小吏急了,“你們現教也給我教一個出來呀!”
工頭們還是不言語。
沉默許久後,一個工頭突然說“老七,你那兒不是有個回回船匠嗎?剛剛你怎麼說自己那兒沒有呢?”
小吏和工頭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老七身上。
“那回回船匠連話都不會說,還愛喝酒,昨夜宿醉後今早沒有出工,我已經趕他回家了。”
小吏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請回來!請不回來,綁也得綁回來!”
老七不敢怠慢,帶著三個工人就出發了。
還沒有半個時辰的功夫,便把那回回船匠“抬”了回來。
這回回船匠被趕走以後,獨自坐在路邊又喝了一大壺酒,結果醉倒在路邊。
老七一行剛出船廠,就碰到醉倒的回回船匠,趕緊把他帶了回來。
十個船匠這就湊齊了。
第二日。
廠公當麵向鄭和、王景弘訴說難處。
“鄭大人、王大人,不是我不願意做,主要是對船帆的要求太高了!船匠們實在做不過來呀!”
廠公接著說“即使我們今天就開始動工,最快,我是說最快哈,三個月!您再有十日就出發,造船哪兒來得及呀!”
鄭和和王景弘也沒有料到如此困難。
他們第一次下西洋時,遇到了不少回回船,但因為它們普遍較小,氣勢上就遠輸於寶船,他們並沒有對回回船有過多關注。
他們原以為,回回人的東西不值一提,大明船匠肯定可以輕易造出來。
怎麼辦呢?
鄭和微皺著眉頭,“景弘,這如何是好?”
王景弘看著廠公,問“你說呢?”
廠公支支吾吾說不出個完整的句子“嗯……或者我們先……造好以後再去尋您……”
鄭和又問“那船廠有人能造出來嗎?”
廠公趕緊點頭,回道“有有有,按照大人們的吩咐,十名能造回回船的船匠都被我找來了。您說巧不巧,剛好船廠上下不多不少,剛好十名!”
鄭和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好家夥,我這麼大個船廠,費了半天勁才找到十個人。
“這十個人可是要隨著我們一起走的,走了以後,就沒人能造了,對吧?”
廠公哪裡知道鄭和的安排,一下傻了眼,“呃……那是造不了……”
王景弘心生一計,建議道“鄭大人,我有一計。”
“快快說來。”
“上次西征,我們在暹羅國補充木材,臨時建造了一個船廠,那船廠估計還能用,而且當地往來回回人眾多,定有能修船造船之人。”
鄭和很快明白了王景弘的意思,“你是說,我們先派人去暹羅國造船,平定施進卿之亂後,再去暹羅國取船?”
“正是!暹羅、舊港兩地相距不遠,那陳祖義也不會說些什麼。”
鄭和點點頭,“行,派張通去跟陳祖義說一聲吧。”
與此同時,大醉後的回回船匠在工地宿舍醒來。
“我不是在路邊睡著了嗎?怎麼又回到宿舍了?”
一旁的工友雖然聽不懂他說的回回語,依然熱心地跟他比劃“你還不知道嗎?要把你派到西洋去了?”
回回船匠睡眼惺忪,抹了一把嘴角的口水,傻傻地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