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臣上任,則體察軍情,問四鎮軍疾苦,並為其剔除,此其一。簡軍實,修馬政,築城堡,謹烽堠,慎擇將領,以忠、勇、勤為上,無取懨然者,此其二。
軍鎮中,戚部,李部可用,以此為主,京營精兵為輔,此其三。”
聽完,朱翊鈞有點擔憂,害怕梁夢龍不知道李成梁“算盤”的厲害,委婉提示說道。
“李成梁部武功的確可用,隻是時靈時不靈,就怕誤卿之事。”
梁夢龍嘴角翹起。
“臣向陛下借一人。”
朱翊鈞好奇看過去。
“臣聞八衛中李如鬆悍勇,可為前鋒大將。”
“善。”
朱翊鈞點點頭。
這是個陰貨,看上去一臉的誠實,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當日,朱翊鈞就批複發回內閣,同意任梁夢龍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禦史,總督薊遼和保定軍務。
此時,大明順義王,韃靼俺答汗,告訴他的部屬們,他準備赴青海,修建仰華寺。
這是他和索南嘉措的一個約定。
他支持索南嘉措成為宗教領袖,推進黃教在他部屬各部傳教。
而索南嘉措則為他上尊號,為“轉千金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承認他為成吉思汗的化身,為全蒙古的大汗。
俺答汗也是沒有辦法才出此計策。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他靠著兵強馬壯打下了韃靼右翼,從一個普通貴族,一躍成為西部韃靼的可汗。
但是他卻無法成為草原共主,這些年他已經用儘了力氣,卻仍然無法完成他的夙願。
草原上自成吉思汗之後,上下形成的共識就是認可黃金家族的統治。
哪怕土木堡之時,草原上最為強盛的瓦剌部,仍然不敢自專,也隻能扶持韃靼的脫脫成為名義上的大汗。
一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率領察哈爾重新崛起,統一了韃靼,強勢打壓瓦剌。
按照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的製度,分封同姓血親子弟,把韃靼分左右兩翼,每翼各三塊,三個萬戶。
而察哈爾是大汗親屬萬戶,其餘五個萬戶都要尊奉察哈爾為共主。俺答所在的土默特部,原本隻是鄂爾多斯萬戶下的一個鄂托克。
俺答是有能力的,陸續吞並了右翼三個萬戶,逼的左翼韃靼東遷。
但是,他仍然隻能是俺答汗,而不是草原的大汗。所以為何要接受大明的順義王,就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
可惜,身份上的短板,讓他還是不能做到。
所以他盯上了宗教。
他老了,打不動了,就像草原上的狼群,當頭狼老去,就要麵對其餘強壯的狼的挑釁。
有時候他真的很羨慕漢人的製度,可以代代傳下來。
不光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韃靼部落,草原每一次權利的交替,都伴隨著一場毀滅。
他不願意自己的事業就這麼消亡了,他希望他死後,韃靼能繼續輝煌下去。
這也是他這些年,沒有趁著強盛的軍力繼續征伐,而是選擇埋頭治理的原因所在。
良好的權利交接製度,才能保證韃靼不再走上老路。
可惜他不是黃金家族,做不到這一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