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女侍衛!
晉陽伯府離定王府頗遠,阿殷同定王乘車行了近兩刻,才算抵達。
比起京城中隨處可見的富貴宅邸,晉陽伯府頗為簡素。門口石獅牌匾與彆處無異,進了院子,卻覺稍為逼仄,影壁之側,東西廂房對立,往前是客廳和空置已久的書房,內外院交接處,是隋夫人的住處。
隋家在北庭駐守已有近百年,而今隋彥帶著隋鐵衣和隋謀兄弟常年在外,府中就隻有隋夫人帶著隋麗華及長孫隋邵居住。男丁隻能輪換著每年回京數日,一應往來便交由隋夫人打點,因隋府家財有不少接濟舊日故將遺屬,府邸便少有裝飾,簡約肅穆。
阿殷同定王入內,迎麵便見隋夫人行來。
四十餘歲的婦人穿著秋香色襖裙,外頭罩了件墨色披風,麵目端莊沉靜。她本是書香門第出身,嫁入隋家二十餘年,卻練出了乾練氣度,雙目隱然精光,望之精神奕奕,迥異於平常的公府內宅婦人。因今日京中高門大多都去萬壽寺進香,隋夫人也不例外,此時大約是才從外麵進香歸來不久,裝飾打扮都還未換。
隋夫人在兩人數步外行禮,“拜見定王殿下,王妃。”
“舅母客氣。”定王幼時頗承她照看,未敢深受,阿殷就勢上前扶住。
隋夫人欠身,亦攙住阿殷,倒帶恭敬之態。
定王遂上前攬著阿殷肩頭,旁若無人般親密,令隋夫人頗為意外。
入廳奉茶畢,定王因時間有限,便也未繞彎子,問道“表妹在何處?”
“她今日應邀出去進香,尚未回來。殿下找她有事?”
“也無甚大事。隻是有句話想提醒舅母——去年端午父皇設宴時,欲將高相之女賜於我,因我當場抗旨,生了怒氣。此事舅母可曾聽聞?”
“我雖不大出門,這消息也是聽見了。”隋夫人偶爾還要招待男客,說話也頗爽利,抬手請定王喝茶,徐徐道“殿下自幼的性情,我雖不能說熟知,卻也了解不淺,聽了也沒覺得意外。後來見了王妃,更覺得殿下會那樣做,實在是情理之中。”說著,目光往阿殷身上一瞟,露讚賞之意。
定王聽了,便是一笑,“舅母一向明白事理。當日之事是有人欲挑撥我與高相,如今,她想故技重施,拿表妹做文章,舅母可曾察覺?“
“麗華?”隋夫人愕然,將定王瞧了片刻,麵目漸漸沉了下來。
“麗華回來後確實受皇後之邀入宮陪伴貴妃,後來也不時去給貴妃請安,在宮中的時日確實不少。怎麼,是有人想借此生事?”
定王點頭,並未說隋麗華的種種行事,隻是道“表妹畢竟生性單純,不知旁人的謀算,還需舅母教導。舅舅鎮守北地,如今正在戰時,更不容旁人這般利用。我明日即將啟程北上,京城之中,還請舅母多加防範。”
隋夫人麵色漸漸凝重,起身鄭重道“我雖不知麗華做過什麼,卻也知茲事體大。回頭必定派人查問清楚,請殿下放心。”
她的承諾,定王是信得過的,遂不再逗留,帶了阿殷起身離開。
隋夫人送走客人,便招來隋彥的乳母薛氏,請她去查問清楚隋麗華近來相與的人,另入宮打探隋麗華在宮中的行事——
這薛氏是隋彥極敬重的乳母,隋夫人平常忙於家宅之事,對隋麗華失於看顧,便特地安排薛氏在隋麗華身邊照顧。隋夫人平常也隻問問隋麗華的飲食起居,如常的請先生教導,因說隋麗華身世可憐,衣食住行上有求必應,比當時給隋鐵衣的還要寬裕幾分,不肯叫她受委屈。
隻是教導的事情上不敢插手太過,遇到隋麗華犯錯,或是與薛氏商議,或是寫信同隋彥商議,總以憐惜隋麗華為上。
此時已是入暮,隋夫人安排薛氏之後,便自回房中,坐了片刻,便叫隨身的陳氏研磨鋪紙。
陳氏是她的陪嫁,家人皆在隋府當差,又因自幼情分,已是隋夫人身邊一等一的心腹。
最裡間的書房中筆墨俱全,陳氏沒過片刻就備好了,見隋夫人隻是站在窗邊沉吟,等了片刻,才道“夫人,是要給伯爺寫信嗎?可是為了方才定王殿下所說的事?”
隋夫人聞言回神,走過去抬筆,沉聲道“伯爺關心麗華,有事自當言明。對了,明日你出去探探,從前來為麗華提親的那幾家,如今是否另定了人家。”
“那幾家……門第雖說也不差,可伯爺不是說不成嗎?”陳氏聞言愕然。
“那隻是從前。伯爺想給麗華尋個好親事,自然瞧不上這幾個原本門當戶對、身份相宜的人家。”隋夫人抬筆,端莊的小楷緩緩印在信箋,寫了片刻又停筆,自顧自的笑起來,“這回,麗華倒也解了我心頭難題,過完年請裁縫來,多給她量幾身衣裳。若不是她膽大包天,聽了皇後的話跟那位陶側妃做對,惹得定王不悅,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勸說伯爺——讓我給麗華尋個高門貴府嫁出去,這不是為難我?”
“這事上,伯爺確實為難夫人了。”陳氏歎了口氣,“縱然咱們家把二姑娘當嫡出的姑娘待,旁的府上又哪裡肯認。伯爺要夫人揀個儘善儘美的人家,確實……”
隋夫人笑了聲,“癡心妄想是不是?他把麗華當明珠,旁人可未必如此。”
“隻是……”陳氏猶自遲疑,“二姑娘的婚事拖了也有兩三年,伯爺總不鬆口,這回當真能?”
“定王特意帶陶側妃過來,那份看重自然是做給我看的,況他特意來說此事,顯然已生煩厭,我自然要如實告訴伯爺。況且,麗華在宮中對謹妃吹的風即便不礙事,她枉顧尊卑對陶側妃無禮,自甘做皇後的棋子令定王對隋府生厭,甚至令定王與皇上生出罅隙,難道也是小事?”
隋夫人筆尖遊走,唇角漸漸沉下,勾出冷淡弧度——
“我將她記為嫡女,尊榮養著已是仁至義儘。婚姻的事上,自然該由伯爺做主。”
阿殷同定王回府,已是掌燈時分。
因明日即將出征,原本被放了休沐回家的屬官大多回來,從曹長史、常荀至各侍衛統領,皆在府中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