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_皇家女侍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八十九章(2 / 2)

巳時三刻,宮中消息遞來,常荀與阿殷並轡率眾侍衛出了王府,直往朱雀大道外的正陽門而去。

城門之外,定王盔甲俱全,腰佩重劍,座下是神駿的黑獅子。此次出征,定王領的是行軍都督之銜,盔甲皆是烏沉的黑色,因身材高大挺大,立於馬上,更見威儀。他的身邊是監軍及永初帝派的兩名副將,再往遠處,從南邊抽調的三千名軍士立於馬上,帶甲執戈,皆是精銳,是永初帝昨日清晨降旨調來的。

官道兩側烏壓壓的站滿了人,城門之上,素來少出皇城的永初帝帶重臣送行。六馬金根車停在城門下,禁衛軍沾滿逞城牆,旌旗在上方隨風揚動。

這樣的踐行陣仗,自永初帝登基以來還是頭一回。

亦可見,他對定王這回出征,頗寄厚望。

阿殷和常荀率眾而出,驅馬行至定王身後,在幾十步外停駐。初春料峭的寒風自官道而來,卷起身上烈烈披風,城樓上的號角嗚嗚響起,雄渾莊重。閉上眼,卻仿佛置身北庭的浩瀚天地。

定王脊背挺直麵目沉肅,在號角聲中,夾動黒獅子前行。

阿殷回身望一眼城牆,在明黃寶幢的兩側,烏壓壓的站了不少人。透過洞開的城門,是那輛華麗的馬車,裡麵朱雀長街筆直通向皇宮,兩側是自小見慣的繁華市肆,也不知靜安巷中兄長是在苦讀,還是在與友人相約?倉促啟程,未及跟兄長和表哥道彆,但願兄長春試能順利,等她隨定王凱旋時,一家人還能再團聚。

馬蹄得得向前,阿殷望向遠處,隱隱生出迫切——

在遙遠的檀城,不止有壓境的東襄大軍,還有她下落不明的父親。

城牆之上,永初帝的目光掃過整齊林立的三千軍士,掃過定王峭峰般的背影,忽然咦了一聲。

“你看那個人——”他招呼隨侍身側的散騎常侍馮遠道,“定王府與常荀並行的是誰?”

馮遠道身負守衛之責,打扮心思都在留意周遭動靜,小半兒心思瞧著定王,為此次不能隨軍出征而遺憾。聽得永初帝提起,他往官道上看去,便見定王身後幾十步的王府侍衛中,兩人當先而行。左側那人是熟悉的常荀,右側背影固然挺拔修長,然而比起男子,終究不同。

阿殷?

她竟然會悄無聲息的隨同定王出征?

滿心詫異壓在腔中,馮遠道拱手,道“是跟定王殿下和常司馬一樣,忠心報國事君之人。”

這答案讓永初帝頗為滿意,未再留意。

三千軍士遊蛇般隨隊伍前行,定王的身影最終隱於樹後,永初帝收回目光,便起駕回宮。

因檀城被奪後,北地情勢緊急,定王一出了京畿,便下令疾行。

檀城距京千餘裡,中間隔著晉州、並州,有山巒橫亙。三千軍士疾馳北上,途中關於泰州和北庭情勢的軍情也陸續傳到了定王跟前——陳博棄城而逃,東襄人率軍占領檀城,監軍孟博和兩名小將被俘,隨同陳博守城的陶靖卻不知所蹤。東襄人沒能在城內找到他,外麵諸城池中也未發現陶靖的蹤跡。

東襄人既得檀城,因檀城地勢要緊,徐煜留了弟弟徐耿在檀城留守,做為後援,徐徐圖謀檀城以南的地界。徐煜則迅速往西推進,奪了汾、朔二城,看其架勢,竟像是要從東、北兩側推進,趁著士氣高漲,將北庭都護府也啃下來。不過中途被高元驍和名將趙奇阻攔,煞了銳氣,暫緩腳步。

阿殷既然在外,便不帶王妃的排場,每日隻以司馬的身份出入,聽定王與常荀等人商議軍情,心中的擔憂亦愈來愈濃。

前世父親戰死的記憶如烏雲籠在頭頂,阿殷想儘早尋到陶靖,對於奪回檀城的渴望,也不亞於定王。

這晚夜宿山林,幕天席地,夜風甚冷。

不遠處軍士正在紮帳篷,隨行的監軍累癱在地上,隨便找了個披風墊在身下裝死,常荀和魏清等人正安排造飯紮營,定王則坐火旁。

篝火令身上暖烘烘的,驅散連日驅馳趕路的疲憊。

此處已是泰州地界,在檀城之東,離檀城也不過百餘裡。

定王麵西而坐,鋪在地上的羊皮卷繪了泰州各處地形及要緊關隘布防,越看則眉頭越緊。忽覺眉心一涼,抬頭便見勁裝的阿殷已蹲在跟前,食指緩緩將他眉心撫展,卻是麵帶笑意,“殿下怎麼又皺眉了?我跟常司馬未辱使命。”

定王精神一振,“捉到了?”

“嗯。看那裡——”阿殷回身,不遠處常荀一身青布便衣,正命人把五名東襄打扮的軍士捆過來,其中一人看其衣裝,似乎還是個有點品級的軍官。

定王稍喜,將旁邊剛烤好的兔肉遞給阿殷,往她肩頭拍了拍,“好好歇著。”

阿殷應命,坐在火堆旁取暖。今日清晨起行時定王想捉幾個東襄的巡防哨兵,以前這類事都交由馮遠道去辦,這回沒了他,便由常荀代勞。阿殷既然想隨軍出戰,這樣鍛煉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當即跟常荀換了便裝往檀城而去,捉了人之後,又折往此處。這樣繞了一圈,就比定王率領的軍隊多跑了兩三百裡的地,路上風馳電掣疾趕,這會兒骨頭像是能散架似的,著實累得夠嗆。

不過愈累,便愈發覺得,定王烤的兔肉可真美味!


最新小说: 糟糕,撞見女帝沐浴的我,被偷聽心聲了 三國:開局罵袁紹收貂蟬 大明:家母秦良玉,開局怒斬努爾哈赤! 合歡宗女修挺孕肚,魚塘全炸了 快穿:白月光死而複生後手撕劇本 生育值0?退婚後被頂級雄性癡纏 戰錘:恐虐是我的神選 無敵了,怎麼群友全是穿越者? 我,法海,開局繼承一座破產寺廟卻不慌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