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賀拔延嗣快步走到報信兵士身前,將他扶起來,沉聲問道
“吐蕃蠻族犯境,你可知是何人統帥?說詳細些。”
兵士流涕答道
“據聞是多吉尼瑪,發羌部蠻王之子,現為蠻侯的實力,他派人到陽關求救,稱有我大乾商隊被其他小部落欺淩,陽關守軍調出三百人前往,卻被多嘎尼瑪儘數殺害!”
當下是開元二年,距離中宗皇帝李顯將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讚普,即吐蕃的最高首領,藏王赤德祖讚,才僅僅四年。
陽關守軍自以為大乾與吐蕃兩家已是親家,故而放鬆了警惕,上了多吉尼瑪的當。
“隨後十萬大軍包圍了陽關,吐蕃蠻族還用槍挑起那三百人的頭顱示威,僅一日,陽關就破了,守軍全部戰死,蠻兵隨即一連攻破了沙州各縣。”
涼州諸將聽後全都焦急不已,紛紛請戰道
“都督,幸而我等召集精銳精騎先行趕來,正可率軍前往阻敵,待甘州、肅州及涼州步卒大軍就位,再一舉擊破蠻兵!”
“是啊都督,吐蕃來勢洶洶,若再不馳援,莫說沙州,瓜州都會淪陷的!”
賀拔延嗣卻冷靜地追問道
“十萬大軍圍攻,如何敦煌縣能夠守住?”
此事不能不疑,陽關足足一千守軍,一日告破,沙州全境才隻有區區五百人,何德何能能頂住吐蕃的攻勢?
更何況,怎麼會有那麼巧的事,前腳突厥動手,後腳就有吐蕃犯境。
怕不是約好的吧。
或者乾脆這個報信的兵士就是奸細,明麵上是在求援,實則是調虎離山之計,把涼州軍騙走後,突厥蠻族又滿開三度,卷土重來。
報信兵士遲疑道
“這……屬下也並不清楚,隻看到蠻族每次攻打縣城時,城外就是一陣飛沙走石,或者蠻族的兵器在交手時莫名其妙地折斷,多吉尼瑪覺得有蹊蹺,故而隻是將敦煌圍定,沒有繼續動手。”
飛沙走石,兵器折斷?
賀拔延嗣聽著,心裡猜測大概是崇玄署的道長,或是什麼雲遊至此的僧人出手。
疑慮稍減,賀拔延嗣沉吟少頃,下令道
“迅速集結全軍將士,前往援救敦煌守軍!”
“是!”
涼州諸將紛紛出賬前去召集兵馬,賀拔延嗣則看向了玉門關的左右果毅都尉和校尉們,開口道
“某知道玉門守軍以寡敵眾,堅守一晝一夜,此刻已是勞累不堪,但營救敦煌萬分危急,而吐蕃之兵眾多,不得不征調玉門守軍。”
“本都督欲調用玉門軍中所有煉皮境以上的修士,參與援救敦煌之戰,諸位以為如何?”
果毅都尉和校尉們當即表示義不容辭,於是找出玉門關軍營裡全部的馬匹,整理軍械糧草,準備隨大軍一同出發。
而蘇鶴作為鍛骨境武修,自然也被征調了去。
半個時辰後,涼州軍和玉門守軍均已鞍馬齊備,整裝待發,賀拔延嗣則命人將親侄子賀拔丘綁到一根高高平台的柱子上,讓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
接著,賀拔延嗣氣血鼓動,讓全軍都能聽到他的聲音,高聲道
“將士們,折衝都尉賀拔丘,身為玉門守軍主將,事變前明知賬下有蠻族奸細,竟不向都督府彙報;擒獲了三個蠻族,卻不審問,導致突厥蠻族來犯,河西各州一無所知。”
“蠻族攻城時,賀拔丘身為主將,卻畏戰如鼠,逢敵先退,全然不顧袍澤將士安危,如此禍國殃民之蠹蟲,本都督今日就要定罪誅之,以儆效尤!”
“如今吐蕃進犯沙州,正好將其祭旗,望全軍將士引以為鑒,遇敵時勇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