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過後,賀拔延嗣聲音冰冷地下令道
“斬!”
賀拔丘被綁在柱子上,嘴裡不斷哭聲哀求著叔父饒他一命,而賀拔延嗣始終充耳不聞,劊子手大刀落下,哭聲戛然而止。
以罪將祭旗後,賀拔延嗣點點頭,翻身上馬,就要出征。
這時,身後忽然有聲音傳來。
“都督且慢,都督不可——”
賀拔延嗣扭頭回望,隻見一個中年將領急匆匆地駕馬飛奔而來,身後不遠處,一隊兵士列陣而來,旗幟上書肅州軍。
是距離玉門關最近的肅州守軍趕到了。
肅州刺史奔馳到賀拔延嗣身前,抱拳行禮,喘著氣開口道
“都督,我聽聞吐蕃攻破陽關沙州,都督將率眾前往救之?”
賀拔延嗣頷首道
“正是。”
“哎呀,不可啊!”
肅州刺史焦急地勸道
“吐蕃蠻族擁十萬之眾,赫然來襲,而眼下河西之兵太半還在涼甘之間的路上,賀拔都督滿打滿算,不過數千人,如何能與十萬大軍相抗,豈非以卵擊石乎?”
賀拔延嗣低頭沉思,肅州刺史所言,倒也俱是實情。
他為了儘快解救玉門關之圍,隻帶了精銳騎兵和有修為之人,一路上輕裝簡行,全速前進,這才趕到關前。
而三萬多河西邊軍主力,此刻還在路上,隻怕還沒過甘州。
就算加上剛剛抵達的肅州守軍,他賬下之兵也不滿萬人,與吐蕃蠻族可謂是相差甚遠。
可是,難道因為兵力相差懸殊,就眼睜睜地看著沙州全境淪陷麼?
肅州刺史接著道
“都督此時出戰,以弱攻強,勝不必說,可一旦落敗,士氣崩壞,屆時即使大軍趕至,我等對沙州之困也無力回天了。”
賀拔延嗣靜思許久,最終還是搖頭道
“不妥。”
肅州刺史哪裡明白他的心思。
賀拔丘能擔任玉門守軍折衝都尉,是賀拔延嗣一力舉薦,如今卻因為賀拔丘的愚蠢和自私,致使玉門險些失守,同城、百賬守捉被破,河西道損兵折將。
日後,朝廷若是追究起來,這都是他賀拔延嗣的罪責。
唯一補救的機會,就是在朝廷得知此事調兵之前,先行擊破吐蕃來犯之敵,將功折罪。
可即便如此,哪怕成功斬將奪旗卻敵,此後這河西節度使的位置,恐怕他也坐不得了。
一想起今上的脾氣秉性,賀拔延嗣不由得暗暗歎了口氣,旋即麵色肅然地拍板道
“吾意已決,沙州為邊境重地,敦煌更是關要之地,絕不可失。”
“肅州軍也需編入陣中,全軍聽令,向敦煌進發!”
注“尼瑪”在藏語中,表達的是“太陽”的意思;“多吉”則是一個姓氏,並不是不舟臉滾鍵盤或者抖機靈亂寫的哦。
當然,曆史上是不存在多吉尼瑪這樣一個部落首領的。
求推薦求月票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