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186章改元建唐
扶持太平公主李令月登基為帝?
莫說其他人,即使是在場眾人中最不把皇室放在眼裡的世家女公孫瑩,也完全沒有想到蘇鶴竟有如此瘋狂的想法。
她本以為,蘇鶴逼玄宗皇帝李隆基退位,最多就是從十王宅或百孫院裡隨便挑一個宗室子承繼大統,卻不想蘇鶴從未考慮過那些皇家子弟,眼裡始終隻有太平公主一人。
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要推舉太平公主上位,是極其困難的。
原因非常簡單,先天元年,李隆基即位後發動的先天政變幾乎除儘了太平公主的黨羽,在那場動亂中活下來的主要朝臣,手裡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都沾了太平公主派係之人的血。
也因此,雙方之間可謂是有著深仇大恨。
在這些朝臣們的視角裡,李令月尚存於世已經是一件足夠驚世駭俗的事情了,一旦她還坐上了龍椅,那他們這些當年對公主府動手的人豈不是會被李令月一一清算?
儘管蘇鶴心裡明白,這麼多年過去了,尤其在若耶溪幻境中經曆的時光和磨煉,使得李令月和上官婉兒內心深處的仇恨早已漸漸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悲天憫人的道人心性。
連李隆基本人都不曾被她們二人施加報複,何況那些多年前的臣子。
這些人甚至大多都已經入土了吧,剩下的都隻是家族後裔罷了。
不過,這種話就算是說出口,也沒有人會信,故而公孫瑩給一個族人使了個眼色,那族人心領神會,悄然退下,直奔亨運錢莊。
公孫氏千年世家,樹大根深,人口眾多,此番願隨公孫瑩參與政變的不過數十修士,而包括其父公孫烈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藏身於亨運錢莊裡,等待城外這一戰的結果。
若河北軍勝,族長公孫烈會立刻率領族人向南逃往蜀地。
若河北軍敗,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畢竟公孫氏也不想拋棄家族的根基——河西之地。
但無論結果如何,世家力量不會不計後果地押注在公孫瑩一人身上,即使她的親生父親就是公孫氏的族長。
然而此刻戰局已然結束,那接到公孫瑩眼色並前往報信的族人心裡也明白,此時此刻,正是各方勢力瓜分勝利果實的重要時刻啊!
這種時候,再謹慎的族長,也不該懸而不決,導致家族坐失良機。
公孫瑩顯然是站隊蘇鶴這邊的,因此,公孫氏自然是應該火速調動全部的武修前來,展示自家實力,從而為女郎爭取戰後的話語權。
另一邊,王忠嗣默默地放下來舉向蘇鶴的佩刀。
他方才是一時氣急,此時想來,蘇鶴以六境修為就能陣斬魔道八境的安祿山,雖然是在朱雀大陣的助力下,但也足以彰顯其實力了,自己以武力威脅,又有何用。
更何況,此刻王忠嗣還不知道李令月已然昏迷的現狀,便理所當然地認為朱雀大陣的主陣之人還在,蘇鶴手握朱雀大陣之力作為威懾,放眼整個長安城,孰敢不從?
想明白了這一節,饒是王忠嗣這等殺伐果斷、血氣方剛的軍中大將,也不得不收起了鋒芒,沉默不語。
見王忠嗣的殺氣漸漸散去,雲夢宗主林清風也悄然將指向他的手指收了回來,麵上則是一副無事發生的樣子,樂嗬嗬地微笑不止。
周圍劍拔弩張的形勢解除後,蘇鶴滿意地一笑,當即以上位者的姿態開口道
“王將軍,諸位,叛軍新敗,長安城仍在混亂之中,我等此刻最應該做的,並非在此爭吵繼位之人是誰,而是迅速整頓局勢,製止長安城的混亂。”
“諸位且看,再這麼下去,即使叛軍沒有打進來,京城也將淪為一座十室九空孤城了。”
蘇鶴伸手指著城西、城北處仍在倉惶出逃的百姓和車馬,說話的口氣語重心長,臉上頗有一副大乾忠臣的模樣。
而這時,以杜甫為首的一眾儒生們總算是趕到了這裡,看著城外的屍橫遍野,杜甫麵色雖悲戚,但神情卻帶著興奮地向蘇鶴問道
“蘇郎君!館主她說河北叛軍已除,是真的麼?”
杜甫身後,一眾儒生們也都神態期待地望向蘇鶴。
這些儒修都是上官婉兒昔年提拔的修文館學士和直學士的後裔們,因此習慣於稱呼婉兒為“館主”。
蘇鶴點點頭,隨即麵色一肅,對眾人發號施令道
“子美,你與這幾位公孫氏武修,把城外那些跪地請降未死的河北降卒們一一羈押起來,待長安基本安定下來後,再令京兆府和大理寺按律治罪。”
杜甫拱手稱是,但臉上有些猶豫道
“那些河北兵士皆為驕兵悍將……我修為也不算高,如何能鎮得住他們呢……”
蘇鶴隨手拋給他一顆人頭,麵色如常道
“你手提此物前去羈押,他們自然就無人敢妄動了。”
杜甫乃是一介文人,從未接觸過首級這種東西,嚇得全身一抖,才勉強接住了蘇鶴丟過來的頭顱。
半眯著眼悄悄看了一下,見是安祿山的首級,杜甫渾身又是一哆嗦,隨即抖著腿照蘇鶴的吩咐去辦了。
在他顫抖著手提著安祿山的首級羈押那些河北降卒時,降卒們看到主帥安祿山的人頭,果然全都聽話地接受了關押,並無一人敢有異議。
而其餘儒生修士們,以及公孫氏新趕來的一批族人,蘇鶴也都分彆對他們安排了任務,譬如接受各官署、武庫、糧倉等地,並優先去往羽林軍大營等禁軍營地察看一下。
須知,李隆基逃跑的時候,隻帶了不到三千人的龍武軍禁軍,而羽林軍和南衙十六衛等禁軍將士們還對此一無所知呢,並未跟著玄宗皇帝出逃長安。
當然,城東的戰況這麼激烈,動靜如此大,城內的人不可能沒有察覺,蘇鶴估計,此刻這些禁軍士卒們大概也都逃跑了七七八八。
但隻要還有留下來的,就應當整編起來,一則儘快掌握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並助力他們安穩住長安城的局勢,二則也是避免這些兵士們趁著動亂在城內打家劫舍,成為新的禍亂。
那些儒士們都是上官婉兒和李令月精心挑選的,不僅可靠,辦起庶務來也都很不錯,於是短短三天後,因兵變而混亂的長安城就恢複了秩序。
這日,在太極宮內,所有人都目光驚駭地看向蘇鶴。
“什麼?改元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