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248章南疆之主
“大王掃平了獸潮之患,救我南詔百萬子民於水火之中,您就是南詔的王!”
“沒錯!閣羅鳳臨戰先退,隻顧與親眷逃命,棄百萬臣民而去,他根本不配做南詔王!”
“大王如不肯就位,奈南疆蒼生何也……”
一片破敗的蒼涼無比的城郭前,百餘萬南詔百姓恭敬地跪拜於地,人們紛紛高呼著向蘇鶴哭求,希望這位斬滅千萬妖獸的南疆救星能留下來治理南詔王,繼任新一代南詔王之位。
原本在獸潮爆發之前,南詔剛剛一統其餘五詔之地,破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六萬大軍於西洱河畔,甚至反攻入劍南道,疆域一度擴展到了岷江以南,戶口增長,國力日盛,滿是一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氣象。
然而這場曆史上從未有過的超級大獸潮爆發後,南詔作為首當其衝之地,幾乎每一寸土地都遭受到了數不儘的妖獸踐踏,縱然是南詔傳說中的兩大聖地——神外龍雪山和西洱河,都無法幸免。
其國民無論是豪強貴族還是黔首耕夫,無一例外地死傷慘重。
三年前,根據南詔官署的文書記錄,南詔國的戶口就已經突破到了百萬之數,按照平均一戶六口計算,就是六百多萬的人口。
這還不算那些世家大戶藏匿的隱戶人口,若全部加起來,南詔之民的總數至少也在七百萬以上。
而方才四個紅袍魔修所施展的魔道陣法,將整個南詔所有在獸潮殘害下生還的人儘數傳送到了這裡,卻滿打滿算也隻有一百餘萬人。
這一百萬人中,幾乎有九成以上都是丁男,婦女、孩童的人數很少,而耄耋老者更是一個不見。
原因也很簡單,可以想見,當獸潮來臨之際,有能力逃走或是藏身於某地並堅持下來的,自然是身強體壯、行動迅捷的青壯年男子,女子、孩童、老者等人的逃生難度,則是一個比一個更高。
天魔盟之所以會籌謀這麼一個魔陣將所有南詔子民召至開南城中,一方麵是為了讓崇玄署的道士們投鼠忌器,而另一方麵,也是想殺儘南詔子民,令南詔國從此絕嗣。
在想明白這一點後,那些曾經支持閣羅鳳的南詔貴族豪強們,一想起此前他們竟敢不知死活地侵犯大唐邊境,就不寒而栗。
若非崇玄署和蘇鶴的出手,今日整個南詔國就會淪落到再無一個子孫的地步,那就是真正的亡國滅種啊!
因此,意識到這一切的南詔百姓們才會拚了命地哀求蘇鶴留下,飽經妖獸獸潮侵襲的他們,希望能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君主統領南詔,讓國民免於戰火和妖獸威脅的惴惴不安,百姓都能過上安居樂業、海晏河清的太平日子。
麵對百萬南詔百姓的跪地懇求,蘇鶴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他不久前才剛剛造了李隆基的反,助令月登上了皇位,現如今大唐國內的各種雜事都積攢了一堆等著解決,哪裡還有精力來治理南詔?
更何況,閣羅鳳就算再怎麼無能,好歹也是正統的南詔人,身上流的都是南詔子民的血,而蘇鶴一個中原人,對南詔的軍政、文化、民族基本上都一無所知,如何能做得了一國之君呢。
就算憑借此刻誅滅數千萬妖獸的威望勉強上位,也不過是暫時的輝煌罷了,待這些被獸潮嚇破膽子的豪強貴族們安定下來,腦子清醒了,那些一如既往的王室宮廷鬥爭還是落到他頭上。
在這一點上,蘇鶴甚至還不如李令月剛登基時的境況,因為他是徹徹底底的孤家寡人,在這裡沒有一個親信,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太公重生、謀聖再世,也是分身乏術,很難應付得了這一切。
前前後後把這些想法都思索定了後,蘇鶴張口就準備拒絕眾人,卻被眼疾手快地葉法善一把捂住嘴。
“呃,我——唔唔唔……咳咳咳……”
猝不及防地被人把他想說的話堵了回去,蘇鶴嗆得咳嗽了幾聲,扭頭疑惑地看向葉法善。
葉法善衝他擠了擠眼睛,心裡則施法傳音入密對蘇鶴說道
“蒼生渴求明君英主降世,如旱苗之盼甘霖也,蘇小友不可輕易違眾人之意,否則失去了最後的希望,這些人必將在有心之人的引導下為王位爭得你死我活、自相殘殺,六詔好不容易才得以一統的局麵也很可能會被打破,到那時,南詔將再度淪為諸國紛爭、百姓屍橫遍野的大亂之世。”
“蘇小友如厭棄廟堂鬥爭,不妨以南詔王的身份遣使與大唐通好,問計於政事堂,想來婉兒和令月也會樂見於此,派出人手來幫你,屆時蘇小友大可放手將國內俗務交付他人去辦,一樣能常享清淨。”
這一番話把蘇鶴說動了。
的確,對於大唐而言,一個國力日漸增長、野心不斷膨脹、甚至敢對中原王朝動手的邊陲小國固然不是什麼好事,但一個四分五裂的南詔,亦絕非當朝者希冀發生的。
蘇鶴與兩位女郎在若耶溪幻境內舉案齊眉、同床共枕了十數年,對她們的心思和為政之道自然也是了如指掌。
南詔雖是異邦,但它與突厥、吐蕃、契丹等蠻族相比,還是有本質的區彆。
一統南詔五國的蒙舍詔,其淵源來自於漢朝時期的邪龍縣,劃歸益州郡管轄,後來漢朝內亂,中原勢力退出,其地因此被豪酋占據。
在豪強酋長們的不斷爭鬥中,舍龍一族逐漸脫穎而出,得到了丁口最多、實力最強的哀牢人的支持,勢力不斷擴充壯大,逐漸形成以舍龍一族為中心的部落聯盟,即蒙舍詔。
因此,南詔本質上仍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其國民也均為人族子民,而非蠻族。
誠然,大唐絕對不能容忍南詔國國力無休止的增長,但此時的南詔剛剛經曆了半年獸潮的侵襲,正處於滿目瘡痍、百廢待舉的疲弱期,還遠遠不到需要限製其國力的時候。
與之相反,無論是大唐朝廷,還是大唐境內的諸多武道宗門,都十分需要一個穩定的南詔國,從而可持續地為他們靈獸的皮毛、爪牙、血肉等物資,因此並不希望南詔就這麼亂下去。
而且由他來治理此地,也能讓令月和大唐朝廷安心,不用時刻擔憂南詔是否會有謀反之心。
想清楚其中利弊後,在葉法善、張果等道長們的眼神鼓舞下,蘇鶴清了清嗓子,張開雙臂,臉上擺出一副深沉的神態,沉聲道
“既然萬民歸心,本王就應天合人,承繼南詔王之位。”
“寡人的子民們,放心吧,從前那些妖獸隨意欺淩我南詔百姓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