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289章讓雨水飄一會兒
除此之外,王維身形高大、姿容俊逸、一表人才的外貌條件,也讓他成為當時長安城內外無數少女的傾慕對象,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頂流”。
開元九年高中狀元之後,王維被封為太樂丞,掌管宮中的音樂和禮儀,亦成為京城達官顯貴的府中常客,文名不斷傳揚。
彆的不說,僅憑他十五歲時,意氣風發地獨自來到東都洛陽參加科舉時,隨手的一句“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就已然名動京城,更成為後來李太白模仿的“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之原句。
後來,一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被祁王府天下第一樂師李龜年譜曲演唱之後,直接紅遍京都。
十七歲時,一首在長安樂遊原蘇鶴親眼目睹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再次讓王維紅遍京城,聲名鵲起。
可以說,王維的詩文名聲,在同一時代裡,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成為他的敵手,無論是李白,杜甫,還是孟浩然,這些人都隻能等王維的光芒逐漸不再那麼耀眼奪目,王維本人漸趨歸隱之後,才能真正開始展露自己的光芒。
這也是為什麼當王維寫出一首才氣力量僅為達府的詩篇後,望雨文會上的眾人會這般失落的緣故。
而另一邊,杜甫將這首《苦熱行》讀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感覺到確實有一股獨到的韻味在其中,但詩文本身確實算不得上乘,不由得疑惑起來。
不應該啊?
以王維的筆力,怎麼會真的隻寫出一首達府之詩呢?這其中玄機究竟在何處?
杜甫百思不得其解,無奈,隻得回頭躬身向上官婉兒請教。
“右相,王侍郎此詩句中可有其他深意?下官敢請右相指點一二。”
見眾人都跟著杜甫躬身請求指點,上官婉兒也被勾起了好奇心,起身走到了桌案前,看到了王維所寫的《苦熱行》。
在心中將詩句默默念過一遍後,上官婉兒撫掌笑道
“原來如此,王侍郎不愧是博陵縣君之子,果然繼承了令慈的博愛慈悲之心,真是一心為國為民的赤誠君子啊。”
聽到婉兒提及母親崔氏,王維感激地躬身一禮,口中連言不敢。
而一旁的一眾儒士們則仍然是一臉茫然,全然不解上官右相話中何意。
看著眾人茫然的樣子,上官婉兒輕聲解釋道
“這首詩若僅僅以文筆用字來論,確實不算上佳,甚至有些頭重腳輕之感,但關鍵之處,在於末尾這四句。”
說著,上官婉兒吟誦起這四句詩來。
“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站在一邊靜靜聽著上官婉兒講解的杜甫,在經過提醒之後,猛然驚醒,驚呼道
“莫非是‘甘露門’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