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秉鐙被他們罵的火氣,出列反駁,眼下稻子還沒成熟,青黃不接,如何征稅?五虎也來幫腔,發揮杠精本色,雙方唇槍舌戰,好不熱鬨。
永曆皇帝一看這樣子搞不好,他看到李來亨,點名要他出出主意。李來亨說朝廷把軍餉補足,南寧的賦稅願意全部歸朝廷,而且忠貞營願意為朝廷禁軍。
朝廷禁軍!這一下又捅了馬蜂窩。這種事情李元胤也不客氣,他說手下兩萬人,可以劃歸禁軍,也要求朝廷負擔軍餉,雷州總兵李明德也不客氣,要求率部下作為禁軍,朝廷一樣負擔軍餉。
結果大夥兒又是吵成一鍋粥,皇帝宣布再議,散朝!
大西軍的使者看著這場麵大開眼界。艾承業追上楊畏知問道“楊伯伯,這大明朝廷一直這麼熱鬨嗎?一上午好像啥事兒也沒談成啊!”
楊畏知看著一臉期待的三人,苦笑著說不出話。
第一次差事好像辦砸了,艾承業情緒不高,提議不如回雲南拉到,不受這鳥氣!杜屏山也是第一次上朝,不過他看問題角度不同,說道“無妨,我們在梧州走走吧。眼下出滇抗清箭在弦上,咱們多摸摸大明朝廷的底。”
行宮外,賣報的小童倒也不怕人,直接對著人群喊道“號外號外!韃子多鐸病死後,勒克德渾病死!天佑大明!”
大臣們一聽來勁,紛紛掏錢買報。大西軍四人也買了四份,首頁果然是勒克德渾病死的消息,他之前是湖廣戰場的統帥,南明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苦頭。他的死亡的確可喜可賀。
第二頁跟之前的結構類似,隻是內容大有不同。第三頁用了整版的廣告,寫明各地工坊的招工計劃、聯絡地址、待遇啥的。最後一頁還是那個梧州新城計劃,不過不是之前的樣子,寫的是最近的進展。
杜屏山微笑著說道,這個號外有意思,不如我們去看看它怎麼搞出來的。錢秉鐙散朝後跟兩位領導打了個招呼,急匆匆的追上西軍使者們。
杜屏山給他講了想法,他哈哈一笑道“這報紙也是武昌伯的主意,王夫之主筆,我等也有些做任務哩。報社就在總督府後麵,我帶你們去。”
錢秉鐙等來王夫之,帶著杜屏山一行人去看報社。總督府後麵,有一排房子,王夫之找到自己的位子,拿出一個小茶盤,吩咐小婢泡茶。這房子設置簡陋,一共八張桌子,還有個大桌子,放著各種書稿。
王夫之給大夥兒解釋,除了第一頁是他負責審稿,其他的都是手下人弄的。有人寫,有人校對。弄好了送到工坊印刷。武昌伯給印刷廠取了個名字,叫大明出版社。
大夥兒聊了會兒,杜屏山要求去出版社看看。王夫之倒也爽快,帶著他們去印刷廠,
大明出版社的牌子掛在靠江邊的一間民房上。一塊木板,刷上白漆,上麵五個隸書大字“大明出版社”。
錢斌等說道“這是王夫子親筆所寫哩。”王夫之就是王夫之,二人是好友,私下以王夫子稱呼他。
走到內堂,這民房比一般的房子要高,門也要大很多。王夫之邊走邊介紹,製版區,校對區,印刷區,物料區。杜平山注意到工人二十號人左右,有條不紊的乾活兒。室內一股油墨味兒,空氣不大好。
他發現印刷好的不止是報紙,還有書籍,甚至還有小廣告,妓院,茶館都有,簡直大開眼界。
艾承業和沐少爺年紀輕,看的無聊之內跑出去透氣。楊畏知和杜屏山不緊不慢的看這些印刷成品。
看了一會兒,王夫之帶他們到隔壁房間。這房間跟王夫之的辦公室差不多,裡放了七八張桌子。看到王夫之、錢秉鐙進來,最裡麵的一個漢子急忙站起來,喊道“王先生、錢先生,怎麼到這裡來啦。”
這漢子是出版社的杜掌櫃,被李明錫推薦來管一攤子,既管業務,也管生產哩。
簡單的落座,楊畏知問道“我看著報紙內容,部分乃俗物,王先生是文章大家,如何肯署名主編?”
王夫之微微一笑道“剛開始我也拉不下臉。武昌伯告訴我,號外上雖是俗物,但是關係到千百人生計。”
杜屏山微微一笑道“看著大明出版社才二十號人你,何來千百人?”
王夫之說道“我也是如此所想。武昌伯說道,咱們印刷報紙,需要大量油墨,油墨作坊的老板、工人就有裡收入。咱們需要泥範,燒窯的工人也有了收入。咱們讓報童賣號外,這些小孩子也有了收入。咱們給妓院打廣告,妓院也有了增收,也可以多養活幾個姑娘啊!”
幾個人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