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日月神域!
“那三萬大軍還是莫要帶往碧岩郡,恐有臨陣倒戈的可能。”代姚不由說道。
“還是代大人對軍務更加了解,此話還是要說與王爺,這臨陣倒戈可不是小事呀!”
二人你一句我一言聊個不亦樂乎,不過一刻鐘便到了南城門,此時代姚所屬將官全部下馬席地而坐,靜待郡守歸來。
趙光祿一看眼前大軍不過一萬之眾,個個渾身血汙,心下不由感歎,出發之時三萬五千大軍竟然剩下一萬人,戰爭果然殘酷。
“趙大人,你看將我這幫兄弟安置在何處比較合適?”代姚問道。
“不如就放在城北軍營旁邊,重新安營紮寨,軍糧由我全力供給,你看如何?”趙大人詢問道。
“此處可安全放心?”代姚再次問道。
“沒問題,常青郡郡府官兵便在此處,而且那三萬大軍也關押在此附近,同時文賢王又安排了三萬人馬看守,絕對安全。”趙大人保證道。
“那好,就按趙大人的意思辦。”代姚爽快答應道。
轉頭對大軍說道“本官今日將隨文賢王再次攻打碧岩郡,眾位兄弟先在常青城休息,由各都統和我的親衛一同監管,大家可明白?”
“諾,遵大人令。”上萬士卒頓時起身應道。
“好,那你們幾位就隨大軍跟著常青郡的兄弟,先去城北駐紮下來,好好休整。”
說完又把幾名親衛叫到一邊,悄聲對上官羽說道“陛下,我先隨文賢王前往碧岩城,這樣城內守軍將大量減少,更加便於行事,帶陛下救出文淵侯和大軍後,請儘快返回碧岩,到時再來個內外夾擊,必然能大敗文賢王大軍。”
上官羽假裝行禮道“好的,代大人,此去一路保重。”
說完後上官羽跟幾人便走向大軍,最後被趙光祿的屬下引往城北下寨之處,而代姚則在半日後跟隨文賢王直奔碧岩城而去。
城外埋伏的楊連山和上官濤看到城門大開,以為上官羽已經救下諸葛大人,正準備出擊,還好楊連山經驗豐富,摁住了上官濤說道“不對,城牆上並未有藍色旗幟信號,怕是另有變故,先看看再說。”
等到文賢王大軍慢慢走近,才發現打開城門不是上官羽所為,而是到處懸掛著文賢王的大軍旗幟,這讓二人心下一驚,看來果如羽皇所言,皇朝已經派大軍跨河攻來。
等到大軍越來越近,上官濤等人竟然看見代姚也在大軍之中,並且還騎馬走在文賢王身旁,兩人聊的不亦樂乎。
看到這一幕,頓時讓十三鷹眾兄弟火冒三丈,老三白鷹白燕翔更是準備搭弓射箭,準備射死代姚這個叛徒。
還好楊連山反應迅速,及時製止了白燕翔的舉動,壓低聲音喝道“乾什麼!難道想讓文賢王將我等一舉殲滅?”
白燕翔生氣說道“代姚此賊果然如我兄弟所猜,又叛回世康偽皇了。此時羽皇怕是已經有危險,我為何不能一箭射死他。”
“胡說,若代姚再次叛變,他早已知曉我等埋伏在此,必然與文賢王率大軍將我等包圍殲滅,可你們看他現在隻是隨著大軍向前趕路,明顯文賢王並不知道我等隱匿在此,那就隻能說明一件事,城內發生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但結果是對我們有利的。”
上官濤等兄弟狐疑說道“請楊將軍指教。”
“你們看,文獻王大軍怕有八萬之眾,出城後並未攻擊我等,看前往方向是向南部而去,估計是要去碧岩城,目的不外乎收複碧岩城,但如此一來,也將城內守軍抽調大半,若羽皇在內打開城門,我等再去救人,勝算將非常大,甚至常青郡也有可能一戰而下。”
大家想了一會,看著大軍果然越過他們繼續向南前進,並未理會此處伏軍,楊將軍所說,十有八九怕是真的。
眾人不由看向白燕翔,眼神中有些戲謔的意味,搞的白燕翔頓時有些惱羞,氣急說道“事情還沒到水落石出,若真是如此,我會向大家認錯的。”
上官濤見此,上前摟住白燕翔的肩膀說道“彆看他們現在裝的好像早知道似的,剛才比你還緊張,隻不過他們沒有你飛羽侯的絕技罷了。”
老五梁驍接過話茬說道“老大,我可沒有!我剛才就與楊將軍一個想法。”
聽到此話,眾人不由紛紛用鄙夷的眼神看著老五蒼鷹梁驍,搞的其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經這麼一鬨,大家的心情反而輕鬆了幾分,現在就看羽皇什麼時候行動了。
此時已經到了安營之地的一萬大軍,正在布置營帳,而常青郡後勤將官留下帳篷、軍糧等物品,已經離去。
等到周圍一切安定,上官羽將主要將官召集到一起,對著他們說道“此時不過午時,讓眾兄弟好好休息,不要到處亂走,我先去打探一番,為避免夜長夢多,若一切順利,就定在今夜行動。”
幾名都統紛紛行禮道“遵命,陛下。”
此時這幾人雖然是碧岩郡所屬,但已經跟隨郡守代姚歸降了羽皇,且知道羽皇的身份是先皇嫡孫,大家還是比較認可的,且已經投降再叛逃,即使回到世康皇朝,也不會受人待見和重用,此時他們隻能跟隨郡守代姚一條道走到黑了。
上官羽並沒有潛藏身形,而是裝作到處溜達的模樣,四下轉悠。
期間雖有人查問,但其身份令牌一應俱全,並無人懷疑,加之他的身份是郡守親衛,年紀有這麼小,很多人都以為他是郡守的親屬之類的,反而的多了幾分熱情。
不過一個多時辰,上官羽便摸清了想要知道的一切消息。
此時常青城內,除去自己所帶的一萬士卒,隻剩下三股人馬。其中之一是常青城本來留下的兩萬守城士卒,還有上官策為看守收編俘虜的兩萬精銳,最後就是三萬文淵侯所屬兵卒。
據了解,這三萬人馬確實有一部分已經準備投降,這個消息讓人上官羽有些頭疼,他考慮良久,還是沒有確定是否營救這些兵卒。
不過這個問題他很快想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先救下自己的主要營救目標——諸葛應鵠,讓文淵侯去判斷。
很快,夜幕就已降臨。
上官羽已經和幾位都統商量妥當,等到他救回文淵侯諸葛應鵠之時,就是大軍行動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