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日月神域!
一直等到子時,上官羽才開始行動。
軍營駐紮所在,距離城主府不過六裡之地,上官羽猶如一隻靈狐,悄無聲息的潛入了城主府內,根據白天探聽的消息,不一會便找到了地牢所在。
此時地牢門口上方,掛有兩個亮著的燈籠,在夜幕下隨風搖擺,等他走到近前發現,地牢門口並無守衛。
如今正是隆冬時節,深夜外麵溫度更加寒冷,水麵都已結冰,估計士卒為了取暖,躲在了地牢之內。
畢竟這裡是郡守府衙之地,外敵很難通過防守嚴密的城牆來到此處,這種情況,對於上官羽而言自然是好事。
查看四下並無暗哨後,上官羽貓著身子一溜煙跑便來到了大門口,輕輕一推,大門並未打開,估計裡麵門栓已經插上。
不過這點困難根本難不倒他,上官羽不放心的又看了看四周,查看確實無人後,身形原地消失,其已進入洞天寶戒內,化為一粒塵埃,從門縫間鑽去。
通過寶戒觀察發現,大門之後僅有一條長長的樓梯,向著地牢下方延伸。隨即他便從寶戒內閃現而出,回身將門栓輕輕拉開,這才轉身繼續向下走去。
上官羽儘量放輕腳步,屏住呼吸,隨著地牢台階慢慢向下查探。
足足走了三十多個台階,方才走到樓梯拐彎處,悄悄伸頭看去,發現轉過去之後,還有十餘個台階才能到達地牢底部。
台階向前兩丈之地便是地牢第二道大門,大門是完全的鐵質柵欄門,上有一把拇指粗細的鐵鏈鎖,牢牢將大門鎖住。
在大門內靠牆各自站著一名守衛,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不著調的話,時不時還傳出一陣壓抑的竊笑。
地牢內有一股腐朽的酸臭氣味撲麵而來,讓人感到陣陣惡心。
整個牢房向內延伸了足有四十丈之地,中間通道約莫一丈之寬,兩邊各建有一排牢房。
在牢房的木梁上掛著一盞盞昏黃的油燈,將地牢內照的一覽無餘,通道內此時還有十名守衛在巡邏,分成兩隊,相向而行,無精打采的巡視著。
牢房內橫七豎八的躺著一些囚犯,打鼾之聲此起彼伏,睡得十分香甜。
看到這裡,上官羽頓時知道,想要無聲無息的將人救走,根本不可能,看來隻有快速解決牢房內的守衛後,才能救出諸葛應鵠。
還好此地完全深入地下三丈之地,隻要速度夠快,且保證無人外逃,那麼就有可能在不打擾外麵官兵的情況下,返回營地。
想到此處,上官羽不再猶豫,持劍轉身向地牢大門一躍而下,在那兩人還未反應過來之前,一劍將鎖鏈斬斷,“嘭”的一腳便踹開了牢門,一劍左右互擊,瞬間將兩人斬殺。
隨著牢房大門被踹開的巨響傳開,牢房內的巡視士兵發現有人欲要劫獄,紛紛大驚失色,一個個手持大刀,撲向上官羽。
這些修為不過武士巔峰的守衛,哪裡經得起上官羽屠戮,不過眨眼之間,這些守衛全部被斬殺一空。
此時在地牢通道最深處的一間房屋內,聽到響動,更多的士卒從熱炕上爬起來,有些連衣服都還未穿好,便拿著大刀,一窩蜂攻向上官羽。
其中一位武師初階修為的校尉,跟在眾人最後麵,當看到上官羽如同砍瓜切菜般,將士卒們一個個輕易斬殺,頓時心下一驚,急忙又返回房間,抓住房屋正中間吊著的一根粗麻繩,用力搖晃起來。
上官羽不知道的是,這地牢內設有一處報警機關,便是這房間內的“地鈴鐺”。
通過孔洞,用麻繩拴住掛在府衙庭院暗格內的銅鈴鐺,一旦有人攻入地牢劫獄,當守衛力量不足時,便可以拉動此繩示警,府衙四周的侍衛便可在第一時間趕來增援,因為銅鈴搖繩藏於地牢,故名為地鈴鐺。
校尉在拉響地鈴鐺後,透過窗戶看去,發現三十多名守衛都已被殺,而那凶徒正快速向自己所待的房間奔來,直嚇其得一魂升天二魂出竅。
等到上官羽進來的時候,校尉竟然嚇得躲到了牆角,手中長刀指著上官羽,色厲內荏的喊道“何方宵小之輩,竟敢劫獄,外麵援兵馬上就到,識相的趕緊逃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然等到援兵到來,你插翅難飛。”
上官羽根本不予理會,上手一劍便將其手中大刀削斷,劍尖直指其喉嚨,還未等其問話,那校尉竟然兩腿一軟,直接跪下求饒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在下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始齔兒童,求好漢一定饒命。”
上官羽自出世以來,還從未見過如此沒有骨氣之人,不由一愣,凝聲說道“可以,隻要你配合,我可以饒你一命。”
那校尉求饒不過是本能使然,根本未曾抱有希望,當聽到上官羽說可以饒其一命時,心下頓時一鬆。
此時才發現,自己周身已經被冷汗浸透,忙不迭回應道“好漢請說,我一定配合。”
“你可知諸葛應鵠被關在何處?”上官羽冷聲問道。
“知道,就在第七間牢房內。”校尉毫不猶豫的答道。
“好,立即帶我過去。”上官羽眼前一亮。
“沒問題,這邊走。”說完他便帶著上官羽向外走去。
而此時,常青郡府衙內侍衛,已經聽到銅鈴示警之聲,紛紛向地牢趕來,對此,上官羽一無所知。
當兩人走出侍衛休息房間,地牢內早已亂哄哄一片。
看見地牢守衛被殺,這些犯人看熱鬨的有之,想要借此逃出去的更多。
當看到那殺死守衛的好漢出來的時候,犯人們興奮無比,一個個急切的大喊著“好漢救我出去”、“好漢幫我打開牢門”、“好漢若救我一命,我必以死相報””諸如此類之話,不一而足。
上官羽看見幾百號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兩眼冒光的囚徒們,紛紛伸出雙手想要抓住自己,嘴裡喊著各種求救之語,渴望自由的表情表露無疑,轉念一想,對那校尉說道“這些人都犯了什麼罪?”
正在校尉要回答時,突然一聲“羽皇”傳來,上官羽忙循聲望去,在一處牢房柵欄邊,站著一位披頭散發的中年之人,赫然便是諸葛應鵠。
此時他頭上戴有枷鎖,雙手被一並控製,雙腳有鐵鏈綁縛,短短幾月未見,儒雅瀟灑的諸葛大人,竟然狼狽至此。
來不及言語,上官羽立刻跑向諸葛大人,手中殘夢隻一劍便斬開了牢門。
一腳跨進牢房,諸葛應鵠立即上前準備施禮拜見,被上官羽擋住,急聲說道“文淵侯不必見外,我先救你出去。”
諸葛應鵠激動道“謝陛下,罪臣本以為十死無生,不想陛下不顧安危,竟然親自來救,實在愧對陛下重托。”說完竟然雙眼含淚,難以自拔。
正所謂,英雄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文淵侯之淚,不是傷心之淚,而是內心的愧疚負罪和感恩之心不斷交織,惹得英雄心情激蕩之下,不由悵然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