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晟皇子!
若論佛法,鳩摩智絕對是精湛之輩,也算得上是一代高僧,可惜最後卻因習武有了好勝之心,向佛之心減淡,成了一個打著我佛慈悲的幌子,舌燦蓮花,內心狠戾之輩。
鳩摩智不虧修佛多年,早就練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定力,哪怕被段晟道出了真正意圖,依舊麵不改色,反而合十謙和道“小僧當年偶然與慕容老先生邂逅,講武論劍,慕容老先生學究天人,對小僧多有點撥之處,生平疑義,多有所解,又得慕容老先生相贈少林七十二絕技要旨,練法,以及破解之道,實乃亦師亦友,慕容老先生生平之憾便是未能得見大理六脈神劍,小僧為完成夙願,所以願意以少林三本絕技換取貴寺六脈神劍劍經,此心可鑒日月,如有半分私念,定下阿鼻地獄。”鳩摩智說著說著露出哀切之色,不禁淚水滴下,濺濕衣襟。
看著鳩摩智所言表情,若不是知道他的真實為人,恐怕是人都要為之感動,可惜段晟卻是麵不改色,一臉冷笑,上前一步道“明王真情流露真是令人感動,可惜在我看來卻是惺惺作態,著實令人惡心!”
鳩摩智聞言雙眸精光一閃,但很快隱去,並無人發現,說道“不知為何殿下會對貧僧有如此敵意?”
段晟看著麵前的三本少林寺絕技,如若無物,指著說道“明王當知各家武學典籍都是經過數代人的心血所作,少林七十二絕技名傳天下,武林人士無人不羨慕,但私學他人武藝乃是武林大忌,被武林人士唾棄,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是被少林寺奉與藏經閣,從不傳外人,不知道慕容老先生如何得到的這七十二絕技,我想少林高僧雖然心胸寬闊似海,恐怕也不會將先人心血交給他人之理。”
段晟所言已經在明顯不過,慕容博肯定不是通過正當途徑得到的少林七十二絕技!
鳩摩智聞言一怔,不過他伶牙俐齒,巧舌如簧,說道“姑蘇慕容號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天下武學無所不精,再說慕容老先生單名一個博字,胸懷天下武學,能夠得知七十二絕技也並非不可之事,再說七十二絕技多有流傳在外,天龍寺枯榮大師便精通少林寺的獅子吼,不知殿下該如何解釋?”
在場諸人聞言有些說不出話來,天龍寺確實也有一兩門少林絕技,但肯定來圖正當,少林寺亦是知道的,但鳩摩智這麼一說就算打破了段晟的猜想。
段晟自有主張“我天龍寺獅子吼乃是少林寺靈字輩一位大德高僧與師祖以武會友時,贈與我天龍寺,不知道明王可知道慕容博老先生如何得到的?”
鳩摩智當然不知道,而且人家少林寺就算與慕容博較好,贈一本也說得過去,但一下子贈送所有絕技,少林寺高僧難道腦子進水了不成?
“慕容老先生如何得到絕技,貧僧如何知道?”鳩摩智無言以對道。
慕容博本身立身不正,鳩摩智當然無話可說,但段晟的話卻很多,道“先不說慕容博得到的七十二絕技是否正當,再說一下明王你。”
鳩摩智算是領教了段晟,論牙尖嘴利實在不輸於他,但仍然不改麵色,道”不知道貧僧有何不妥之處。”
段晟見鳩摩智現在還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不得不佩服他,古人言;越大奸大惡之輩,越是沉得住氣,古人不欺啊!
“明王明知七十二絕技乃少林寺不傳之秘,卻暗自習練,這等行徑試問可違修佛之心?”段晟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嗬斥道“明王習練少林絕技少林可知曉此事?如不知曉是否犯了武林大忌?”
鳩摩智臉色一陣紅一陣青,習練少林武藝不管他如何掩飾,都是偷學彆家武學,犯了武林大忌。
僅是這一點就說明大輪明王失德!
枯榮大師暗暗點頭,對段晟所言甚是欣慰,其他人對段晟的表現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讚賞。
本參嘿嘿一笑道“明王失德在先,就算我天龍寺有意成全,恐怕也信不過明王你!”
鳩摩智這個時候是真的惱了,一番心思全部被段晟打亂,不過鳩摩智還不死心,強自硬撐道“少林乃是西域達摩祖師所創,武學追源還在西域,大家同屬佛門,如何有偷學一說,我習得是西域武藝,與少林何乾?”
段晟嘴角一揚,露出了笑容,但在鳩摩智眼中卻是著實可恨的緊。
“明王不僅失德,還強詞奪理,扭曲事實真是令人感到可笑!”
“殿下詆毀貧僧,若是不解釋個清楚,貧僧聲譽受損,可不會罷休。”鳩摩智見自己抓住了道理,朗聲道。
段晟輕輕理了理衣衫,閒庭若步,神態甚是輕鬆,鳩摩智看的心裡大不是滋味。
“明王說少林武學源於達摩祖師,這話不假,但達摩祖師創建少林的時候少林可沒有七十二絕技,少林武藝多是每代高僧所創,實乃本土武學,明王身為當時高僧,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令人感到可笑。”段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