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眾生平等,全是子虛烏有,騙人的東西。”
眾人循聲看去。
隻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儒生緩步上前,
眼神冰冷的看著慧賢。
“姐姐,這人好像是學宮的李夫子。”
慕子白看清中年儒生的長相,覺得有些眼熟,不確定的說道。
“嗯,就是李夫子。”
慕子清點了點頭。
這李夫子同樣是朱聖理學門徒。
儒道八品,學問還是有的,但就是張口閉口仁義道德,先王之治。
他之所以站出來懟地上的和尚,也不足為奇,如果說在理學眼裡,心學是內部異端,那佛學就是妥妥的異教徒。
見到了之後。
還坐視對方大肆宣揚才是怪事。
而此時,看到麵前儒生。
慧賢麵不改色。
“南無阿彌陀佛。”
“貧僧法號慧賢,敢問施主如何稱呼。”
慧賢滿臉和善笑意的說著。
“李倫。”
儒生李倫語氣格外平淡。
他乃是湊巧路過,見大晉竟然有和尚宣揚佛法,於是立即上前阻止。
就在這時。
慧賢的聲音再度響起。
“李施主。”
“你剛才言我佛法乃是夷狄之法,可有何依據憑證?”
慧賢開口問道。
聞言,李倫毫不客氣的說道。
“伏以佛者,夷狄之法耳,吾中土之國,上古未嘗有之。”
“況且,佛者本夷狄之人,與吾中土之國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
“如此,豈非夷狄之法?”
李倫開口,聲音振振。
論點總共有三個。
一來佛法出自外族夷狄,跟中土之國沒有半點關係。
二來佛教弟子是夷狄之人。
穿的不是大晉衣服,嘴裡講的不是上古聖賢傳下來的禮法道理。
三來就是教義,佛門提倡出世修行,拋棄父母親人,遠遁朝堂之外,這種行為對君主沒有仁義,對父母沒有親情。
簡而言之。
就是從地域、服飾、禮法道理和教義上,將佛教定性為夷狄之法。
而此刻,伴隨李倫的聲音落下。
周圍傳來叫好聲。
“好!李儒說的精彩!”
“可笑這夷狄粗鄙之法,竟恬不知恥,敢來我中土之國宣揚道理。”
“吾中土之國,一直秉承上古先王之法,受仁義禮法教化,有君臣之仁義,父子之親情,何須學這夷狄之法。”
人群中,一陣讀書人的聲音響起。
佛法是什麼他們不懂。
但骨子裡那上古先王之法所帶來的優越感,讓他們天然瞧不起夷狄之法。
佛法?
那是什麼?
哦,是夷狄之法啊。
懂了。
原來是小垃圾。
而此時,聽到周圍人的奚落嘲弄。
慧賢依舊雙手合十,麵露淺笑,沒有露出半點惱怒不滿之色。
待到眾人奚落完後。
緩緩出言道。
“佛,大聖人,降中天竺國。”
“爾等所言中土之國,乃天竺之東境邊方,豈當以中天為夷?
“吾所言佛理。”
“皆先佛之道,豈非法言?”
“壞色袈裟,出世標格,豈非法服?”
慧賢開口,駁斥李倫的話。
佛,同樣是聖賢,降生於中土天竺國。
你們大晉,其實是中土天竺以東的地方,居然把我們當夷狄?
同時,我口中所講的佛理,全都是上古佛陀傳下來的道理,佛陀也是聖賢,我們效法他,難道不跟你們效法先王一樣?
身上的袈裟,同樣有規範。
難道不跟你們效法先王之服一樣?
三言兩語。
就將李倫所提出地域、衣服、禮法道理,通通反駁回去。
而此刻。
伴隨慧賢聲音落下。
李倫的臉上多出幾分怒色。
他沒有想到。
這個佛教和尚竟如此恬不知恥。
不僅將自己口中的佛陀視為聖賢,更將自己夷狄之地定為中土。
但要想駁斥慧賢的話有錯。
就必須證明他口中的佛陀不是聖賢,天竺不是中土之國。
可這該怎麼證?
一時間,李倫無法引經據典去反駁。
也就在這時。
慧賢的聲音再度響起。
“爾儒道亞聖曾有一言,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行法王法,故君不得而臣,為出家士,故父不得而子,然於忠孝之道,所以報君與親者,非世俗區區而能所比。”
第一句話乃是儒道的一則典故。
曾有人問亞聖。
舜成了君王。
之前的君王‘堯’,還能不能將他當作臣子對待?
舜的父親還能不能將他當兒子對待?
亞聖說,舜成了君王,依舊對堯抱有忠義之心,舜勤於王事,雖然沒時間在父親身邊侍奉,但他爹作為舜的父親,已然尊貴到極致。
舜這是以治理好天下的方式。
來奉養自己的父親。
舜此舉,不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名望,就將忠孝之道拋之腦後。
這才是最佳的忠孝之道。
而慧賢在此,借用了亞聖的這句話意思。
說遵循佛理,一樣忠於君王,出家之後,一樣孝順父母,隻是我們報答君王和父母的方式,不是世俗普通忠孝能比較的。
這不是你們儒道亞聖所提倡的嗎?
聽到這番話。
李倫瞬間氣的渾身發抖。
夷狄之法!
安敢拿我聖賢之學做文章!
隨即,李倫惱羞成怒的吼道。
“夷狄之佛,也配稱聖,夷狄之地,也配言中土!夷狄之法,也配談忠孝!”
“吾上古先聖之學問,豈能容爾歪曲!”
李倫開口,近乎咆哮。
霎時間。
他運轉體內浩然正氣朝慧賢壓去,想要鎮壓這個滿口胡言的妖僧!
見狀,慧賢不慍不惱的擺出拈花指。
“李施主。”
“若爾覺得貧僧剛才所言有誤,大可法先王之言,引經據典。”
“何故在這強詞奪理?”
伴隨聲音響起。
慧賢腦後浮現出一輪金光,李倫的浩然正氣被悉數化解。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不禁嘖嘖稱奇。
雖然跟蘇長歌的天地異象沒法比,但好歹會發光,頗有一股神聖之感。
而就在這時。
上空突然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音。
“慧賢和尚。”
“你剛才說修持佛法,死後誦響佛號,便可入極樂世界。”
“吾以為此言甚是荒謬。”
“心即是理,世上何來極樂世界?”
“吾心已在極樂世界。”
“既如此,為何要死後再去?”
聲音響起。
眾人皆抬頭向上看去。
隻見兩位身穿儒衫,風度翩翩的俊俏少年郎,居高臨下,俯視地上的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