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後鸞鳴!
太極殿中寂寂無聲,巨燭高燃,嫣紅的火光照應著承瑞臉頰,一閃一閃,陰晴不定。他手中握著琺琅小刀,刀柄鑲滿了鑽石,刀尖銳利,筆直的插在羊皮地圖上。
吳學士坐在旁側,食指有節奏的敲著膝蓋,道“兩個月的時間想要攻破鄭國,除非與薑國聯盟,而聯盟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結姻。”
他低著頭,等著承瑞回話。
阿狐抱胸盯著地圖,道“如有薑國協助,兩軍從東西兩邊殺入,再加上鄭國大旱,兵弱馬瘦,民不聊生,彆說兩個月,一個半月便能攻破鄭宮。”
他們兩個言之確確,承瑞始終沉默。
吳學士知道承瑞有所顧忌,揣摩著聖意,謹慎道“王後知道您與薑國聯姻,是為了攻破鄭國,完成一統九國的大業,以她的胸襟,一定能夠理解您。再者,她遠在楚國,何不等一切塵埃落定,再與她慢慢周旋呢。”
承瑞惘然一笑,道“你可真是小看晚晴,與她周旋,你我必死無疑。”說著說著,三人不由都笑了,氣氛陡然鬆懈。吳學士笑歎道“必死無疑!哈哈。”
阿狐道“我看了楚國的諜報,王後娘娘實在厲害,將來殿下若想攻楚,以王後在泗州的民心,隻怕士兵會倒戈相向。”
吳學士亦笑道“王後能在六疾館診病,也算機緣巧合,天意要助我大莊!”
承瑞頹然往後一坐,道“阿狐,王後身邊你要盯緊,若是讓楚益湉知道晚晴身份,隻怕晚晴會有危險。”阿狐正了正色,方回道“王上放心,一來我已經秘密派人將消息透露給江無,他已在趕往楚國的路上。二來,我的人時刻都護佑王後左右,不敢有半點差池。”
“稟!”
聞見殿外一聲高喊,承瑞即道“宣!”
士兵入殿,高高舉起文書,道“稟告王上,此乃鄭王親筆書信,八百裡急件,請王上過目。”吳學士連忙接過,交與承瑞。承瑞撕開信封,道“下去吧。”見士兵卻步而退,承瑞方打開文書,一目十行,臉上漸漸露出笑意,道“果然天助我也。”
吳學士問“鄭王所言何事?”
承瑞把文書推給吳學士,道“鄭國乾旱,想請我關閘節流,放潮白河的水到鄭國境內,以解燃眉之急。”
阿狐問“殿下打算如何?”
吳學士眼睛掃著文書,道“他既請求咱們關閘節流,自然也會請求更北邊的薑國、齊國。齊國出兵路途遙遠,若有薑國神助,鄭國如洞中捉鱉,哪兒都逃不了。”停了停,旋即低聲道“再者,與薑國聯盟,未必非要聯姻。如果殿下答應分鄭國一半的土地給薑國,把鄭王的項上人頭作為求親的禮物,我想薑王定然抵擋不住誘惑。”
阿狐道“你又是不要聯姻,又是要求親,到底是怎樣?”
吳學士隱秘一笑,道“聯姻不聯姻沒什麼緊要,求親隻是噱頭。齊王早想吞並薑國,等薑王放鬆警惕之時,我們這頭關閘節流,再讓齊王引潮白河的水倒灌薑國,一舉得勝後,鄭國便可全部屬於大莊。至於薑國,再與齊王慢慢商議不遲。”
吳學士的計謀向來舉世無雙,阿狐聽得半懂,也懶得詳問。總之,他們三人之間,承瑞負責高瞻遠矚,吳學士負責計謀策略,阿狐則上場殺敵就好。
隻是,如何同小清說明,令阿狐為難。
不想讓她擔心,又不想隱瞞她。
阿狐回莊的這大半月裡,是小清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因為有了阿狐,她覺得每天都是她最快樂的一天。阿狐一有空就會往繡房接小清回慕容府吃膳,他再也沒有讓小清在府上留宿,就算是半夜也會送她回繡房。他不想在成婚前,有不堪的流言傳出,詆毀小清的名聲。
天井裡又有人喚“小清,慕容將軍來接你了。”
小清手裡的活計還有一些沒有做完,她道“讓他等一等”巧姐昂起臉,往小清身上一推,奪了她的線頭,道“你敢讓他在繡房等呀,你難道不知道店裡有很多夫人小姐來往嗎?慕容大人能喜歡你,你應該去菩薩麵前磕頭燒香,還敢在這賣俏!去,趕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