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徐林終於把喉管裡的藥水徹底咽了下去,他仿佛渾身力氣被抽空了一樣癱坐在椅子上。
此時李櫟也終於回過神來,走進了房間,江源緊隨其後衝到徐林麵前,檢查徐林是否有大礙。
“李喬陽!你這是要害死人啊,我讓你平常進出房間動靜小一點,你怎麼就是不聽!你看你把叢安嚇成什麼樣了!”
江源一邊掐著徐林的人中,一邊憤憤地責怪李櫟。但李櫟卻一言不發,隻是一直怔怔地看著徐林的臉。
“你彆以為你不說話這事就過去了,你這個惡習遲早——”
“噓——”站在一旁的周舫突然做了個噤聲的姿勢,打斷了江源的不依不饒。
江源一臉疑惑,沒好氣地看著周舫。周舫見他不明就裡,於是指了指徐林的臉,說“看他的臉。”
“臉?臉怎麼了?”江源半信半疑地回看徐林,此時的徐林已經從剛剛的劇烈反應中平複了過來,正半躺在椅子上深呼吸。
“血色,叢安的臉上,有了血色。”一直怔怔的不對勁的李櫟也終於恢複了清醒,道出了他剛剛發愣的原因。
江源聞言也是一驚,仔細一看,果然如此。
徐林那張幾年下來都慘白的有點可怕的臉,此刻已經很明顯的充滿了健康的血色,雖說有很大原因是剛剛憋的,但是這會徐林的氣息已經平穩,他臉上的血色卻沒有消散的跡象。
“叢安,叢安,你感覺怎麼樣?你的臉色怎麼突然變得紅潤起來了?”
江源急切地問著,看著眼前徐林發生的奇異變化,江源迫切地想知道這究竟是喜還是憂。
此刻的徐林,經過剛剛那一番折騰,體內氣血翻湧的厲害,完全不想說話,於是隻是無力地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
到頭來,還是周舫機敏,從地上拾起來徐林剛剛掉落的水杯,輕輕聞了一下,然後看了一眼桌上的信封與信箋,微微一笑,說道
“逸瀾勿憂,依我看,叢安應該是服了某種從家裡寄過來的補藥,有益氣補血的作用,這效果還挺明顯的。”
周舫分析的非常準確,李櫟與江源看了看周舫水杯,又看了看桌上的信,基本也大致明白了緣由。
等徐林終於完全緩過來了,他便將家裡給他寄來了長生散的事情簡單交代了一番,隻不過自然是沒有真正提及這個藥物的作用,隻順著周舫的意思說這是一種補藥,家裡父母怕他身子太虛才特意寄過來的。
“你這身子虛成這樣,怕也是咎由自取吧,話說回來,你家長輩還真是溺愛於你。奉勸你還是悠著點吧,是藥三分毒,越是起效快的藥,越保不齊有什麼副作用,小心虛不受補。”
李櫟依然沒好氣地教育著徐林。徐林此刻身體始終有股暖流從小腹處源源不斷湧現,渾身前所未有的舒爽,見長生散效果顯著,徐林也是心情大好,所以無論李櫟說什麼,徐林都是微笑點頭。
“既然叢安並無不適,那我們還是說說來找他的正事吧。”
江源適時地轉移話題。
“對啊,你們這會來找我有什麼事嗎?”徐林問道。
“是這樣的,我們剛剛午膳之後一直在爭……討論一個問題,但並未達成共識。我們想來,你可能會知道一些內情,畢竟這兩年,你去梅蘭鎮的次數最多,所以想讓你說說外麵的一些見聞。”
“嗐!什麼討論問題,我們就是打賭,說聖親王殿下的武功是不是天下第一。剛剛你們也見識了,要我說,聖親王就是天下第一,這種境界,絕無敵手。”
李櫟自信滿滿地說著,仿佛聖親王是他家的親戚一般自豪。
“非也非也,天下之大,以我們這種淺薄見識,你怎敢如此篤定?說不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江源擺擺手,表示不認同。出乎意料的,一向不多發表意見的周舫居然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江源的說法。看來李櫟是一派觀點,江源與周舫是一派觀點,三人因此各執一詞,才想到來找徐林這個所謂的“傳聞中轉站”尋點江湖傳聞為佐證。
“哧——”徐林看著熱烈討論的三個同窗,不自覺地笑出了聲,不知為何,此刻的徐林,覺得世間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歡樂。
“喂,徐叢安,你笑什麼,你倒是說說看啊,你以前不是經常跟我們講聖親王在外遊曆時的傳奇故事麼,你覺得他是不是天下第一強者?”
李櫟果斷拉著徐林加入了群聊。
“咳咳——我這裡自然是有許多你們不知道的江湖傳聞,但是……這些故事可都是我真金白銀買來的。”
徐林假裝高深地賣起了關子,故意把“但是”二字拖了長音。
“哎喲,你真當自己是個梨園的說書人啦,還打算跟我們收銀子不成?你就彆賣關子了。快說快說!”
李櫟、江源、周舫三人都齊刷刷地盯著徐林。
“嗯……好吧,看在本少爺今天心情好的份上,就再跟你們講講聖親王的江湖傳聞。”
徐林將自己的椅子擺到書案的另一側,其餘三人則分坐書案三邊,儼然一個正經的說書會開始了。
“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喬陽,你多少也算個習武之人,你可知道你是什麼境界?”
“我?我……我其實也不算是習武之人吧,畢竟家裡還是希望我以讀書為主業,一定要算的話,今年春祭公休省親時,我父親說我如果專心習武,再練上兩年的話,有希望進入精武境。”
“呃……”徐林有點無語,一時竟不知道怎麼接話。“好吧,當我沒問。”
“本來打算拿喬陽舉例的,但是他連最基礎的武道境界都沒入門,我就直接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武道境界的高低劃分吧。”
徐林清了清嗓子,開始把自己從大哥那裡以及在梅蘭鎮茶館、青樓學到的武道修煉知識拿來顯擺一番。
“習武之道,煉人之精,聚地之氣,通天之神。是精氣神,為武之源。入武道者,首練強精健骨,鍛體如鋼,是為精武境。通穴開脈,氣行周天,是為真武境。聚氣化形,立地開源,是為靈武境。氣築神台,一念萬法,是為神武境。”
徐林搖頭晃腦地把自己學來的這一套說辭背誦而出,引得在場三人連連“噢、噢”地不住點頭。
“精武境、真武境、靈武境、神武境……這些名稱我倒是聽父親大人說過,不過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是什麼意思。”李櫟也回憶起了自己這方麵的見聞。
“唔……細細解讀,聽起來武道修煉與《人》篇中的記載倒是有相通之處,《人》篇有雲‘人由精生,造化骨血,命之源本。精足氣生,吐納往複,周行有法。氣蘊神往,感悟天地,始得其道。’也就是說,人體三寶的精氣神可以互相滋生、互相助長,通過不斷地修煉,達到更高的層次,最終得道。”
江源一派做學問的嚴謹態度,開始進入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不過這個‘得道’之後,《人》篇中卻再無記載,也不知在那之後人會是什麼狀態……”江源喃喃自語。
“嗐,得道無非就是延年益壽吧,難不成還是得道成仙嗎?”李櫟不假思索地接道。
江源沒有搭理李櫟的打岔,繼續說自己的思考“另外,按照徐林所說的,精武境很好理解,就是喬陽目前這個狀態,再練上兩年,身體練得如鋼似鐵。但是真武境這個描述就有問題了。”
這時李櫟也說出了自己的疑惑“對對對,如果按照叢安這個說法,那我們院首豈不成了靈武境了?不是說世間罕見靈武境高手的嗎?”
“喬陽說的太過籠統,我來解釋一下,我們的疑惑應該是一樣的。”見李櫟表達不在點子上,江源接過了話茬。“以上午我們院首大人與聖親王殿下侍衛的那次衝突情形來看,叢安對於武道境界的描述似乎有些問題。”
“我們都知道,聖親王殿下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靈武境,而且靈武境高手在武林世家中絕對是鳳毛麟角,就算在世外不可知之地也是為數不多的,所以梁院首與聖親王殿下的兩位劍侍最多也就是真武境。然而他們交鋒時迸發出的那種無形氣場,雖然我們看不見,卻感受得真真切切。他們的境界完全不像真武境的‘通穴開脈,氣行周天’這麼簡單,反而是更加接近靈武境的‘聚氣化形’的描述了。”
“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李櫟連忙表示讚同。一直未開口的周舫也點了點頭,三人不約而同地帶著疑惑看向了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