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噩耗驚傳_天衍遺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天衍遺錄 > (一)噩耗驚傳

(一)噩耗驚傳(1 / 2)

天衍遺錄!

大楚帝國昭武二十九年,臘月初八。

中州,京都,太傅府。

太傅薑浩,字博涵,翰林院大學士,鎮國公,食邑九萬戶。

太傅之職,位列“三公”,在曆朝曆代都是相對清閒的。日常隻需要輔佐皇帝處理處理朝廷文書及相關政務,作為皇帝的智囊存在。

本應安享榮華的他,卻曾經是這個帝國“第一忙人”。

隻因本朝昭武皇帝雖在開疆拓土、征伐四海方麵頗有雄才,卻在處理繁瑣國政這一塊提不起什麼興致。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明麵上皇帝勤政,實際上隻要有薑太傅在,皇帝對政事就基本處於甩手不管的狀態,全部交給他。於是,薑太傅從某種意義上成了這個國家真正的“當家人”。

昭武帝早期的連年用兵,雖將帝國的版圖擴張了幾千裡,卻也將先帝積攢下的民力國本消耗殆儘。當薑太傅三十歲從父親那裡繼承“鎮國公”爵位與太傅之職時,大楚帝國正處於“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崩潰邊緣,苛稅、饑荒、冗兵、邊境騷亂、吏政腐敗,無數致命的弊病將這張表麵輝煌璀璨的帝國宏圖擊的千瘡百孔。

但不到十年時間,薑太傅硬生生把這個龐大的帝國從垂死的邊緣救了回來。

沒有人知道他是基於什麼樣的信念,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經曆了多少的艱辛,才能做到這一點。

而他也因此為帝國耗儘了心力,未及不惑之年便滿頭華發。

人們常常讚頌於聖親王殿下攝政後的勵精圖治,驚奇於他那些從《天衍錄》裡研究出的神奇創造,感動於他施恩九州的仁德事跡。卻似乎忘了,若不是薑太傅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為皇朝強行續命,聖親王殿下可能連理政的機會都沒有。

除了薑太傅自己的意誌,這堪稱奇跡的政績自然也離不開皇帝的絕對信任,以及部分賢臣能吏的配合。

並且,在這些因素的背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薑太傅是中州薑家的當代家主。

中州薑氏,一個經曆了數次皇朝更迭仍然屹立不倒的傳奇世家。

尋常的世家大族,在伴隨皇朝發展的過程中,或攀附皇室,或操弄權術,或圍田圈地,或囤積錢糧,以保持自己時刻立於帝國統治階級的上層。

然而這些東西,當帝國真正土崩瓦解時,大多會變成過眼雲煙。彆說靠它們來保持家族的興盛不衰了,有的時候,亂世中的巨大財富反而會給一個世家大族帶來滅頂之災。

但薑家與這些尋常家族完全不同。如果非要說薑家有什麼囤積的財富,那便是“人”。

薑家自成為世家以來,一直以擅長“育人”、“識人”、“助人”著稱,薑家人不僅在行動上培養、發掘、資助人才,更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尊重人才,重視人的價值。

其家訓中,便有“普天之下,莫貴於人”的理念。

千百年下來,受過薑家教導、扶持、救助等各種恩惠的人,遍布士林、江湖、市井,九州的各個階層、各個州縣、各個行業但凡有點見識的,提到中州薑家,無不肅然起敬。

無論在哪個皇朝,薑家的人脈都像一棵參天大樹的根須,植入了帝國最深層的土壤。若想要將薑家從這個世上抹掉,就等於要把整個九州的土地全部連根拔起。

皇朝興,薑家自扶之。帝國崩,薑家亦泰然。

以本朝開國皇帝楚高祖為例,他平民出身,從小在受薑家資助的官學裡旁聽授課;少年時,又在受過薑家救助的師父那裡學習武藝;青年時進中州闖蕩,行俠仗義,結交的幾乎全是受過薑家恩惠的豪傑,他自己也以“薑家門人”自居,並以此為豪;起兵後,打下帝國江山的核心元老“開楚十傑”中,更是有七人是薑家的門生,或以薑家門生自居。

於是,自四百餘年前大楚開國以來,薑家家主一直毫無懸念地占據著“太傅”一職。並且曆朝曆代的皇帝也從不忌憚、猜忌薑家人的赫赫威名。

一方麵,是薑家家風之正,世間無出其右者。曆代薑家人都品行高潔,他們不囤田產、不斂金銀、不攀權貴,但心懷天下,以國家興盛、百姓安康為己任。

另一方麵,薑家向皇權效忠的方式,便是替皇帝培養接班人。自楚高祖始,每一代的太子都會交由“薑太傅”教導,每一代的“薑太傅”便至少是兩至三朝的帝師。到後來,朝堂上甚至形成了這樣的默契。

哪位皇子能夠從小得到太傅的教導,他未來必定是成為儲君的人選。

這也是楚高祖一改前朝的繼承舊製,使用“立賢不立長”製度的底氣所在。有了薑家人的教導,繼任帝王不說一定能成為雄主賢君,也至少不會是個昏庸之輩。

在薑家存在的曆史中,先前所有滅亡的朝代,要麼是在有薑家輔佐的情況下連續三代人主動作死,要麼是壓根不重視薑家的能力,更有甚者有想鏟除薑家的帝王。當然,這一類的特殊情況自然也是迅速就成了曆史的塵埃,成了後世引以為戒的反麵典型。

唯一能與薑家的影響力抗衡的,便是同樣桃李滿天下的“天碑學院”。但兩者側重點又不儘相同,天碑學院的根基側重於朝堂、士林,而薑家卻有更多的民間、江湖人脈。

俗話說,不怕一家獨大,就怕強強聯手。薑家與天碑學院同樣以教育起家,理念相同,誌趣相投,又怎會不水乳交融。

每一代的薑家子弟,都會主動去天碑學院求學、深造,而天碑學院也會對薑家人傾囊相授,甚至遇見有天資的薑家子弟,都會著力培養其成為教授、執事,甚至是院首。

更有傳言,說薑家的先祖就是三千年前天碑學院創院聖人座下“十二門徒”之一的薑誠。而天碑學院的供奉牌位上也確有此人,但薑家人卻從來沒有承認過這一傳聞,他們的族譜上對於家族創始人的記載也隻有一個含糊的“先祖”稱謂。

…………

今天是臘八節,晌午未至,處理完政務的薑太傅便休沐回家與家人團聚了。

近一個月來,聖親王殿下不在朝,薑太傅又恢複到了六年前的那種拚命三郎狀態。其實在聖親王攝政的期間,薑太傅就一直想多幫其分擔政務,他總覺得自己這個得意門生操心太多,過於勞累。

連個納妃延嗣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說來也是有趣,一個不懂得心疼自己的人,卻特彆懂得心疼彆人。

薑太傅自己雖然娶了帝國有名的美人秋陽公主為妻,卻也是在三十五歲的高齡才讓公主誕下一子,並且至今也隻有這一獨子。

其原因,自然是每日忙於政事,無暇他顧了。

薑太傅與家人一同用過午膳,便喚了兒子一同坐於茶室,吩咐下人沏了一壺名貴的揚州貢茶,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

他的獨子,薑海,字懷瀾,此刻正略帶緊張地坐在薑太傅的下手。

薑海時不時瞟一眼正在細細品茗的父親,滿頭白發的薑太傅,英俊中透著被詩書常年浸潤的知性氣質,花白的劍眉又為書卷氣增添了些許威嚴,長年累月的辛勞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道道深紋,卻沒有帶走那份胸懷四海的豪氣。

“懷瀾,最近功課如何,《天衍錄》的上三卷可有一卷精通?”

父親終於還是問到了這個問題。

“回父親,孩兒已熟讀《天》、《地》兩卷,《人》卷亦在努力工讀中,明年應該可以熟讀全部的上三卷。”

薑海熟練地將心中演練已久的回複答了出來。

“熟讀可不算精通。”

薑太傅淡淡地說道。

“是,孩兒日後定然加倍努力,早日做到精通。”

“武藝如何了?”

薑太傅繼續詢問著。

“孩兒自跟隨蕭叔叔習劍以來,寒暑不輟,每日修行兩個時辰。孩兒雖資質愚鈍,卻也有幸達成精武境圓滿,已摸到進晉真武境的門檻。”

薑海談到武藝,還是有點自豪的。

他今年二十三歲,已經是精武境圓滿境界,這一實力,不說京都裡的世家公子們,就是在整個九州武林,也算得上是翹楚了。

薑太傅聽完,平淡地將茶杯蓋上,放回桌上。

“懷瀾,你今年有二十三歲了吧?”

“回父親,正是。”

“你可知,二十三歲時,聖親王殿下在做什麼?”

果然……又來了……

每一次都是這樣。

每一次都是聖親王殿下。

薑海的內心,無奈地苦笑著。自他記事以來,他就沒有擺脫過這個僅比自己年長一歲,也曾在父親這裡受教五年的殿下所帶來的陰影。


最新小说: 詭異時代,我為界使!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 武功儘失,隻能去當魔法師了 方仙外道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雄蟲勇闖首都星日記 三國:白毦陳到 家族修仙:全族跟我下副本 快穿之我的宿主像惡魔 男人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