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加工錢
蘇母也跟著點了點頭,“湯還不怎麼明顯,涼拌菜跟清炒就很明顯,油炸的區彆最大,”她說著又夾了一條魚,“這個油真的一直都不會凝固嗎?”
到了現在她仍舊有點不敢相信,以前也聽說過豆油,而且還不會凝固,但一直都沒見過。
且不說價格貴,最重要的是市麵上也沒多少,能吃得起的也就是那些大戶人家了。
“唔……不會。”蘇子苓咽下最後一口清炒野菜,“這個茶油炸出來的放到晚上都是脆的,不會回潮。”
蘇阿奶也跟著點頭,“我剛剛看了一眼,是沒凝固,顏色清亮得很。”
“是吧!我就說茶油炒的菜好吃!”蘇子苓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我扡插的那些不知道能不能成活,等開了春就可以移到山上了。”
想到過幾年就能收獲到漫山遍野的油茶果,蘇子苓就樂得合不攏嘴。
剛進入十一月中旬,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幸好昨天剛去縣裡送了貨,這幾天也就不必焦心食肆裡的食材不夠。
而陸晏也在前幾天匆匆離開了,帶上了五斤茶油還有銀耳,本來說隻賣兩斤的,看數量還挺多的,蘇子苓就勻了他五斤,賣了五兩銀子。
銀耳不多,曬出來後就隻有三匣子,但也不錯了,陸晏價格給的高,市麵上估摸著也就二十五兩一匣子,他直接給了三十兩一匣子。
用陸晏的話來說,這花的又不是他的錢,他自然是不心疼的,再說了,那位錢多著呢,也不差這點。
給這麼高最重要的是她的銀耳品質比較好,也值這個價。
漆油跟漆油火鍋底料他也各拿了一塊,一塊有個四五斤的樣子,蘇子苓收了他五兩銀子,算五百文一斤。
三匣子就賣了九十兩銀子,加上茶油跟漆油正好是一百兩,可把蘇子苓高興壞了。
心想著下次他再來,她儘量少懟他兩句。
這不,前天上午有空,蘇子苓又去山裡轉悠了幾圈,又摘了幾朵銀耳,還發現了兩棵山楂樹。
山楂摘了以後跟錐栗還有醃好的苤菜根一起送到了食肆裡。
榨了茶油後,茶餅被蘇子苓小心放了起來,說是明年用來種番椒。
蘇老爺子帶著蘇父還有蘇母一起去開荒,蘇子苓沒事兒的時候也會去幫忙撿撿石頭跟樹根那些。
荒地開的不是很遠,就是坡有點陡,石頭有些多,但好在離家近。
荒地前麵兩年都要養養,基本種不出來糧食,不過她們家有糞,想著用糞養養明年估計也就可以種了。
這個土質,到時候正好用來種胰島果,然後地邊種上幾棵佛手瓜,再給它搭個架,來年**月十月就可以吃了。
佛手瓜可以放很長時間,黃了以後摘下來儲存著,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再拿出來,定然能賣個好價格。
這不昨天剛挖荒回來,蘇子苓還想著有兩天沒進山了,得去看看香菇跟銀耳那些,昨晚收工回來蘇老爺子就說了,看這天估摸著要下雨。
當時蘇子苓還不以為意,今早起來就狂風大作,屋外的樹被吹得左搖右晃的,樹葉吹得滿天飛。
沒過多久,雨便淅淅瀝瀝的下了下來,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天氣一變,溫度立馬就降了幾個度,好在老蘇家早有準備,蘇阿奶提前做好了棉衣。
看天氣變了,大家都把棉衣翻了出來,新棉衣自然是舍不得穿的,蘇老爺子他們還穿著去年那件破破爛爛的舊棉衣。
裡麵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攀枝花,攀枝花做的棉衣也就是剛開始穿的時候暖和,可穿上兩年後攀枝花就起坨了,硬邦邦的,一點也不保暖。
“阿公,你們怎麼不穿新棉衣啊?”
蘇老爺子他們圍在火塘邊烤火,灶灰裡放著幾個紅薯跟一把錐栗,桌子上有一壺茶,還有一小蝶吊瓜子。
聽到她的話,蘇老爺子往火塘裡添了兩根柴,“這才剛降溫,沒那麼冷,穿這個也暖和,新衣服過兩天再穿,再說了,還不到冷的時候呢。”
蘇母看著窗外的雨,滿臉愁容,“這二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這突然下雨了也不知道縣裡冷不冷。”
“給他做了兩件新棉衣,被褥也給他換了新的了,鞋子那些也有,凍不到他,再說了,三叔他們也在縣裡呢,會看著他的。”
看蘇母實在擔心,她又安慰道:“我前天剛去看了他,人好著呢,又長高了一截,我都快沒他高了,離他們放假也沒幾天,不用擔心,等他回來啊,阿娘你又該煩他了。”
蘇子木確實有三個月沒回來了,這還是他長這麼大頭一次離開父母這麼久,蘇母擔心也是正常。
見安慰無效,蘇子苓隻得拿出殺手鐧來分散她的注意力,“阿娘,想吃點什麼,我來做。”
蘇母想著,這個天氣吃火鍋最合適了,“吃個火鍋吧,有段時間沒吃了。”
“好啊,正好還有兩根骨頭,用來吊湯。”
骨頭是她前天買回來的,沒吃完就吊井裡,這段時間氣溫下降,骨頭放了兩天也沒壞。
她把骨頭放鑼鍋裡熬著,穿上蓑衣戴上竹葉帽,提著籃子就衝進了雨裡。
蘇子仲在屋裡喊都沒喊住她,實在不放心,穿上蓑衣拿上籃子也追了出去。
下雨天路滑,田邊的水溝也在漲水,今天這雨來得匆忙,雨量也大,這才下了沒多大會兒,平日隻有半溝的水此時竟是已經溢了出來。
雖已入冬,但能吃的野菜還是挺多的,蘇子苓先去菜地裡拔了兩個蘿卜,又扯了把香菜,豌豆尖還有灰灰菜那些,能吃的都拿上。
俗話說千年菜籽萬年草,也不知道哪裡來的種子,這灰灰菜總是薅不完,薅了一茬又長一茬。
她從菜地裡出來時就看到蘇子仲在掐水香菜跟水芹菜,他籃子裡也裝了一些雜七雜八的野菜。
挖過幾次後他現在大概也知道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了。
“大哥,你怎麼來了?”
雨下得有點大,她喊得很大聲。
蘇子仲指了指籃子裡的野菜,“夠不夠?不夠我再去挖點?”
蘇子苓看了一眼,也差不多了,加上她拔的也夠吃了。
見她點頭,兄妹倆便加快步伐往家走。
雖然穿著蓑衣,但雨太大,兩人或多或少都淋濕了一些。
蘇子仲就在火邊烤了烤,蘇子苓則是換了衣服回來炒底料。
她出來時蘇母跟蘇阿奶把菜都已經洗好分好類了,她就切了一些肉,把以前炒好的漆油火鍋底料拿出來融化後加入骨頭湯。
外麵下著雨,屋裡一家人圍著火塘,吃著熱乎乎的火鍋,歡聲笑語時不時的傳來。
日子不緩不慢,但老蘇家每天還是那樣,忙忙碌碌的,作坊那邊有蘇永和看著,蘇子苓也放心,蘇老爺子他們就負責每天去看看就行。
隨著作坊產量提高,紅薯粉賣得也比較好,她也把大家的工錢從十七文提到了二十五文,一個月下來大家也能拿個七百五十文,這可比那些在鎮上上工的掙得多的多了。
蘇子苓還許諾,以後收益好了還會接著漲工錢的,過年的時候每人送一斤粉條,大家可以帶回去吃。
許是加了工錢跟有年貨拿,大家乾活也更賣力了一些。
眨眼進入十二月,這半個月以來,蘇子苓又去了幾次山裡,香菇、平菇還有金針菇都撿了一些。
但銀耳少了,她每次進山就撿個三五朵的,陸陸續續的攢了小半個月,也就有個兩匣子左右。
不過有兩匣子蘇子苓也算是滿足了,等把手裡這些賣了,今年這銀耳也賣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兩銀子了,也算是意外的收獲。
好的那些都賣給陸晏了,蘇子苓留了兩朵品相不太好的出來給蘇阿奶跟蘇母熬了兩碗紅棗銀耳羹。
蘇阿奶念叨了許久,也心疼了許久,說那麼貴的東西拿去賣了好了,她都一把年紀了,吃這個也沒用。
這天早早的吃了飯,蘇母她們帶上晌午正打算出門繼續開荒,“青兒,你今天沒事兒的話就牽著牛去山裡溜達溜達吧,這牛也有幾天沒出門了。”
“噯,知道了,我也正打算牽著牛去呢。”蘇子苓拿了背簍鐮刀出來,順便還拎了隻桶,她還把牛鞍那些都拿出來放在院子中央。
“你拿牛鞍出來是要去馱什麼?”
蘇老爺子在一旁修鋤頭,這鋤頭磨損得厲害,這段時間一直在挖荒,鋤頭葉子都卷刃了。
聽到蘇阿奶的話,他抬頭看了一眼,“你一個人端不了架子吧?”
“我去看看蘿卜秧可以拔了沒,可以的話扒回來醃乾醃菜。架子的話,地裡那麼多人乾活,隨便喊一個幫個忙好了。”
她帶著草帽,把牛鞍上的草跟灰認認真真的清掃乾淨。
“這蘿卜乾出頭,現在拔不是可惜了嗎?”蘇母臉上滿是不解。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蘿卜剛剛冒頭的時候,它的莖葉才是最嫩的時候,這個時候拔了用來做乾醃菜最好吃了。”
蘇子苓彎著腰,笑意盈盈的回過頭來看著蘇母。
“咱們種的時候不是多放了幾棵種子的嘛,我不全部拔,一窩會留一到兩棵的,不拔的話蘿卜秧苗太多,將來蘿卜個頭也不大。”
蘇母點了點頭,“我就覺得有點可惜,我前兩天路過的時候看了眼,剛冒頭,就大拇指那麼粗,這兩天估計又漲了些。”
“沒事,若是有蘿卜丁的話,到時候切成條,曬半乾醃成麻辣蘿卜乾也行,總歸不會浪費的。”
蘇子苓一切準備好就去開牛,牽牛出來得先把牛嘴給套上,不然它這一路上得邊走邊吃,根本打不動。
她牽著母牛,小牛出了圈跟那脫了韁的野馬並沒有什麼兩樣,一個勁兒的撒歡,蘇子苓還真有點怕它三兩下跳人家地裡去。
她背著背簍牽著牛,蘇老爺子他們替她把牛鞍拴好,再把架子放好。